工区斜井校正

网上有关“工区斜井校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工区斜井校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于井区的斜井,常采用折线法进行井位校正,该方法是建立在假设弯曲的井眼是由几段直段组成的条件之上。而实际情况是,斜井井眼基本上是连续弯曲的,折线法的假设其实并不科学,因而利用折线法通常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更符合实际井眼的实际情况的假设应该是将井段微分成足够多的微小井段,然后针对每一微小井段进行处理,最后进行积分(加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应得这种方法成为现实,在本次工作中,对于斜井的处理我们采用的就是相对复杂的最小曲率半径法(其原理就是微分全井段使其成为有规律的微井段,该微小井段的典型特点是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从而也使井眼轨迹的计算精度大大提高[47,58]。结合具体的斜井校正,操作步骤如图4-1。

首先研究从测点a到测点b的井段(ab段内各点的曲率相同,该条件在测点密度足够大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假设a,b两点的井轴长度(Lb-La)被分成很多的无限小的井段d1,设dr为d1在Z轴上的投影,dδ为d1小段上井斜角的变化值,可写出微分公式:

图4-1 利用最小曲率半径法计算井眼轨迹示意图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设整个a、b段曲率为常数,那么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由图可知: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将式(4-2)、(4-3)带入式(4-1)得

分离变量: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积分得: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式(4-4)说明测量深度从Lb增至Lb,井斜角从δa变为δb,这时,a,b井段的垂直深度从Za变化到Zb。

考虑分母为零的情况。当δb=δa时,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Zb-Za=(Lb-La) cosδb,与折线法计算公式相同,显然,折线法计算公式是最小曲率半径法在井斜角不变时的特殊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应用最小曲率半径法需要有足够的井斜测点。我们知道,常规的测井都是每隔0.125m 就记录一次,那么对于连续测量的井斜测井曲线而言,如果利用这一采样间隔(0.125m),如此小的采样间隔就完全可以保证最小曲率半径法的最终计算结果具有非常高的精度。

将校正后的值转换为标准的测井数据格式。

设n个不等距结点x1<x2<… <xn及相应的函数值y1,y2,…,yn。为了计数指定采样间隔点t处的函数值,选择最靠近插值点t的3个结点,即如果xk<t<xk+1则当|xk-t|>| t-xk+1|时,取3个结点为xk,xk+1,xk+2;而当|xk-t|<| t-xk+1|时,取3个结点xk-1,xk,xk+1。然后用抛物插值公式[80]计算t点的函数值:

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以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为例

其中,当|xk-t|>|t-xk+1|时,m=k,

当|xk-t| <|t-xk+1|时,m=k-1,

对最后一个插值点,取最终深度两个结点进行线性插值。

图4-2为老斜452井1660~1710m斜井段校正前后曲线对比图。

图4-2 斜井校正前后曲线对比图(老斜452井1660~1710m井段)

蓝线—校正前;红线—校正后;后图同此

关于“工区斜井校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cshi/202507-10044.html

(8)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工区斜井校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工区斜井校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对于井区的斜井,常采用折线...

  • heshimuye
    用户072811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工区斜井校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