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

网上有关“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驾车路线:全程约21.2公里

起点:常州站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400米,左转进入竹林西路

2.沿竹林西路行驶90米,过左侧的天宁时代广场约250米后,右转进入新堂路

3.沿新堂路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新堂北路

4.沿新堂北路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龙城大道

5.沿龙城大道行驶2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270米,过五菱桥约120米后,直行进入外环高架

7.沿外环高架行驶2.7公里,朝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G42/东方大道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930米,直行进入青洋路高架

9.沿青洋路高架行驶9.2公里,直行

10.行驶50米,直行进入青洋路

11.沿青洋路行驶5.0公里,右转进入晨阳路

12.沿晨阳路行驶2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常州青阳路

现在湖北大冶市在明朝时是归江西省吗

湖南古代的时侯是长沙国。

长沙国,西汉时期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封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辖境承袭秦代长沙郡和黔中郡辖境,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 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第一任长沙王。

最初将长沙王的封地(长沙、黔中)称为长沙国,长沙国下辖若干个县。最初也由长沙国藩王长沙王治国,拥有行政权、官吏任免权。

削藩集权后,长沙王的封地逐渐缩小到长沙一郡,与郡几无差异,长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而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下至县令、长全部由朝廷任免。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后,西汉时期在行政区划管理上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

与西汉王朝的命运相始终,长沙国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废除,存在了200多年,又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扩展资料:

湖南历史沿革: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距今1.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

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

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

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省。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

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下设长宝道、岳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备道、衡永郴桂道四道,道下为府,直隶州(厅),府(州)下为县?[10]?。雍正元年(1723年)设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

中华民国时,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民国三年(1914年),湖南省设湘江道、衡阳道、武陵道、辰沅道四道,道下辖县。

民国五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 ?,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11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4县划归辰沅道。湖南省分为三道,湖南划分的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撤消。

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南省划为九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市、衡阳市两省辖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区、77县,湖南省政府驻长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设置长沙地级市、1956年设置株洲地级市,以及长沙、衡阳、郴县、常德、益阳、邵阳、永州7个直属专区,湘西行政区及所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 。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计划分为14个地区(13地级市和1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63个县和7个自治县。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以原株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渌口区的行政区域,渌口区人民政府驻渌口镇学堂路1号。

百度百科-长沙国

百度百科-湖南

桂阳有哪些乡镇

分类: 地区 >> 江西

解析:

大冶市

历史沿革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置大冶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6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30年,在中国 *** 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 *** ,隶属鄂东南苏维埃 ***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1949年建国初,成立大冶专区,大冶县属之。1952年,大冶专区撤销,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

1994年2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29号)批复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5年元旦正式成立大冶市(县级),由黄石市代管。

公元967年,大冶建县,分永丰、宣化、安昌、四会四个乡。

1932年,全县分为十个区,下设六个堡,陈贵属第六区的小洪堡。1946年前后,全县分为三个区,五十个乡、三个镇。

所以大冶市在明朝时期并不归江西管。

参考元明时期的行政区划:

湖广布政使司:元属湖广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南江北行中书省。

龙凤十年(1364)武昌路、黄州路、襄阳路、常德路、衡州路、辰州路、天临路、岳州府、兴国路、蕲州路、峡

州路、澧州路、沅州路分别改置武昌府、黄州府、襄阳府、常德府、衡州府、辰州府、潭州府、岳州府、

兴国府、蕲州府、峡州府、澧州府、沅州府;

并置湖广行中书省,治武昌府,辖武昌府、常德府、衡州府、辰州府、襄阳府、黄州府、沅州府、潭州府、岳

州府、兴国府、蕲州府、峡州府、汉阳府、沔阳府、归州直隶州、荆门直隶州、耒阳直隶州、常宁直隶州;

同年中兴路改置荆州府来属,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州;

十一年(1365)安陆府来属;靖州路改置靖州军民安抚司来属;同年置湖广(荆州)分省;

吴元年(1367)废湖广分省;

洪武元年(1368)德安府来属;宝庆路、永州路、郴州路、武冈路、桂阳路、道州路、全州路分别改置宝庆府、

永州府、郴州府、武冈府、桂阳府、道州府、全州府来属,并靖州军民安抚司改置靖州直隶州;

三年(1370)耒阳直隶州、常宁直隶州分别降县;同年靖州直隶州升靖州府;

五年(1372)潭州府更名长沙府;

六年末(1374)四川行省永顺军民安抚司升永顺军民宣慰司、保靖州军民宣慰司来属,寻俱改属湖广都司;

九年(1376)安陆府、岳州府、靖州府、郴州府、沔阳府分别降安陆直隶州、岳州直隶州、靖州直隶州、郴州直

隶州、沔阳直隶州;并汉阳府、德安府、兴国府、蕲州府、武冈府、沅州府、道州府、全州府、澧州府、

峡州直隶州分别降散州,桂阳府、荆门直隶州分别降县,归州直隶州废;

同年湖广行省改置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同年荆州府、黄州府、沔阳直隶州另属河南布政司;

十三年(1380)汉阳州、德安州分别升汉阳府、德安府;同年汉阳府另属河南布政司;

十四年(1381)岳州直隶州升岳州府;

二十四年(1391)河南布政司荆州府、黄州府、汉阳府、沔阳直隶州复来属;并襄阳府、德安府、安陆直隶州另

属河南布政司;

同年河南布政司襄阳府、德安府、安陆直隶州复来属;

成化十二年末(1477)置郧阳府;

嘉靖十八年(1531)安陆直隶州升承天府,并沔阳直隶州降散州;

万历二十九年(1601)贵州布政司黎平府来属;

三十一年(1603)黎平府另属贵州布政司。

行政区划网站xzqh/为唯一发布网站

----------------------------------------------------------------------------------------------------

武昌府:元为武昌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武昌府,属行省。

江夏县:倚郭。西南有金口镇、鲇鱼口镇巡司,北有浒黄洲巡司。

武昌县:东有金子矶镇巡司,县境有赤土矶镇巡司,西南有白湖镇巡司;又西南有金牛镇巡司,后废;北偏西

有三江口镇巡司,后废。

嘉鱼县:北有簰洲镇巡司、西南有石头口镇巡司。

蒲圻县:西南有羊楼巡司。

咸宁县:陈友谅徙治河北,洪武年间复徙旧治。

崇阳县:

通城县:

兴国州:元为兴国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兴国府,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兴国州,改属武昌府,并省倚

郭永兴县入州。东有富池镇巡司,东北有黄颡口镇巡司。

大冶县:东偏北有道士洑巡司。

通山县:东偏南有黄泥垅巡司。

汉阳府:元为直隶府。龙凤十年(1364)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汉阳州,改属武昌府,十三年(1380)复升为汉

阳府,寻改属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复改属行省。

汉阳县:倚郭。洪武九年(1376)省入汉阳州,十三年(1380)复置汉阳县,仍为倚郭。东北有汉口巡司,西南有

沌口巡司,西有蔡店镇巡司,西南有新滩镇巡司;又西南有百人矶镇巡检司,后迁县境东江脑。

汉川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武昌府,十三年(1380)复改属汉阳府。北有刘家塥巡司。

黄州府:元为黄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黄州府,属行省;九年(1376)改属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复改属

行省。

黄冈县:倚郭。洪武初年自县南故城徙今治。西北有阳逻镇、中和镇巡司,北有团风镇巡司。

麻城县:西南有双城镇、鹅笼镇巡司,东北有虎头关巡司。

黄陂县:北有大城潭镇巡司。

黄安县:嘉靖四十二年(1563)析麻城、黄冈、黄陂三县于麻城县姜家畈置黄安县,来属黄州府。东北有双山关

巡司。

蕲水县:元属蕲州路。洪武十一年(1378)直属黄州府。西南有兰溪镇巡司,县境有巴河镇巡司。

罗田县:元属蕲州路。洪武十一年(1378)直属黄州府。东北有多云镇巡司。

蕲 州:元为蕲州路。龙凤十年(1362)改置蕲州府,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蕲州,改属黄州府,并省倚郭

蕲春县入州。西北有茅山镇巡司,东北有大同镇巡司。

广济县:崇祯末年徙治长江中之中洲,寻复徙旧治。南偏西有武家穴巡司,西南有马口镇巡司。

黄梅县:西南有新开口镇巡司,南偏东有镇江嘴镇巡司。

承天府:元为安陆直隶府。龙凤十一年(1365)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安陆直隶州,二十四年(1391)改属河南

布政司,寻复改属布政司;嘉靖十年(1531)升为承天府。崇祯十六(1643)李自成降为扬武州。

锺祥县:倚郭。元为长寿县。洪武九年(1376)省入安陆州,嘉靖十年(1391)置锺祥县,仍为倚郭。

京山县:

潜江县:元属中兴路。嘉靖十年(1531)改属承天府。

显陵县:嘉靖十年(1531)析安陆州本辖于纯德山置显陵县,来属承天府,明末废。

荆门州:元为直隶州。龙凤十年(1364)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省倚郭长林县入州,并降州为荆门县,改属荆州

府;十三年(1380)复升为荆门州,嘉靖十年(1531)改属承天府。南有建阳镇巡司,东南有新城镇巡司,

北偏西有仙居口巡司,北有乐仙桥巡司。

当阳县:洪武初年徙治方城,九年(1376)改属荆州府,十年(1377)省入荆门县,十三年(1380)于旧治复置当阳

县,复改属荆门州。北偏东有漳河口巡司。

沔阳州:元为沔阳直隶府。龙凤十年(1364)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直隶州,并省倚郭玉沙县入州;同

年改属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复改属布政司;嘉靖十年(1531)降为散州,改属承天府。东偏南有

沙镇巡司,西南有茅镇巡司。

景陵县:东南有干镇巡司。

德安府:元为直隶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德安州,改属黄州府,同年改属武昌府;十三年

(1380)复升为德安府,二十四年(1391)改属河南布政司,寻复改属布政司。

安陆县:倚郭。洪武九年(1376)省入德安州,十三年(1380)复置安陆县,仍为倚郭。

云梦县:东南有兴安镇巡司,后废。

应城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云梦县,十三年(1380)复置应城县,仍属德安府。西北有峙山镇巡司。

孝感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德安州,十三年(1380)复置孝感县,仍属德安府。北偏东有小河溪巡司,东南有

马溪河巡司。

随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随县入州,九年(1376)降为随县,仍属德安州,十三年(1380)复升为随州。安陆

县西南有高垓镇巡司,后迁州北偏西为合河店巡司;北偏东有出山镇巡司。

应山县:洪武九年(1377)直属德安州,十年(1377)省入随县,十三年(1380)复置应山县,复改属随州。北有杏

遮关(平靖关)巡司,西南有平里市巡司。

岳州府:元为岳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岳州府,属行省;洪武九年(1376)降为岳州直隶州,十四年(1381)复升

为岳州府。

巴陵县:倚郭。洪武九年(1376)省入岳州,十四年(1381)复置巴陵县,仍为倚郭。南偏西有鹿角巡司。

临湘县:西南有城陵矶巡司,东南有土门镇巡司,东北有鸭栏矶巡司。

华容县:南有明山古楼巡司;东北有黄家穴巡司,后迁县东北塔市;北有北河渡巡司,后废。

平江县:元为平江州[无倚郭]。洪武三年(1370)降为平江县,仍属岳州府。东有长寿巡司。

澧 州:元为澧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澧州府,属行省;洪武五年(1372)自新城徙旧治,九年(1376)降为澧

州,改属常德府,并省倚郭澧阳县入州;三十年(1397)改属岳州府。东有嘉山镇巡司。

安乡县:

石门县:

慈利县:元为慈利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慈利县,仍属澧州府。

荆州府:元为中兴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荆州府,属行省;十一年(1365)改属湖广分省,吴元年(1367)复改属行

省;洪武九年(1376)改属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复改属布政司。

江陵县:倚郭。东偏南有龙湾市巡司,东南有沙头市、郝 *** 巡司,西南有虎渡口巡司。

公安县:崇祯元年(1628)自县东北故城徙今治。西北有油口巡司。

石首县:洪武年间自楚望山北徙治绣林山左。东有调弦口巡司。

监利县:东有瓦子湾巡司,西南有窑所巡司,东南有白螺矶巡司,东北有毛家口、分盐所巡司。

松滋县:南有红崖子巡司;县境西坪塞巡司,后废。

枝江县:洪武十年(1376)省入松滋县,十三年(1380)复置枝江县,仍属荆州府。

夷陵州:元为峡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峡州府,属行省;同年降为峡州直隶州,九年(1376)降为夷陵州,改

属荆州府,并省倚郭夷陵县入州。北偏西有南津关巡司;又东北有金竹坪巡司,后废。

长阳县:西有旧堡关巡司,西偏南有蹇家园、渔洋关巡司。

宜都县:西北有清江口、普江关巡司,东北有普通镇巡司。

远安县:成化四年(1468)自亭子山下徙治东庄坪,崇祯十三年(1640)又徙治凤凰山麓。

归 州:元为秭归县,为归州直隶州倚郭。龙凤十年(1362)州属行省,洪武初年自白沙南浦徙治丹阳,四年(1371)

徙治江南楚王台下长宁;九年(1376)废归州,县改属夷陵州;十年(1377)县更名长宁县,十三年(1380)

升县为归州,改属荆州府;嘉靖四十年(1561)复徙江北故治。东南有南逻口巡司,后迁县东偏南新滩。

兴山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夷陵州,十三年(1380)复改属归州;正统九年(1444)省入归州,弘治三年(1490)

复置兴山县,仍属归州。东北有高鸡寨巡司;又东有桑林坪巡司,后废。

巴东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夷陵州,隆庆四年(1571)复改属归州。西南有连天关巡司;南有石柱巡司,隆庆

四年迁县南偏西为野山关巡司;归州西偏北有牛口巡司,后迁本县利洲。

襄阳府:元为襄阳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襄阳府,属行省;二十四年(1391)改属河南布政司,寻复改属布政司。

崇祯十六(1643)李自成定为襄京。

襄阳县:倚郭。北有樊城关巡司驻樊城,后迁县东北柳树头;东北有双沟口巡司;西有油坊滩巡司,嘉靖十九

年迁县北之北泰山庙镇。

宜城县:

南漳县:东偏南有方家堰巡司,西南有金厢坪巡司。

枣阳县:东北有鹿头店巡司。

谷城县:西有石花街巡司。

光化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谷城县,十三年(1380)复置光化县,仍属襄阳府;隆庆末年自县西徙治阜城卫城。

西偏北有左旗营巡司,万历年间迁县故城。

均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武当县入州。南偏西有黑虎庙巡司。

郧阳府:成化十二年末(1477)于郧县置郧阳府。

郧 县:倚郭。元属襄阳路均州。成化十二年末(1477)改属郧阳府,为倚郭。西偏北有青桐关巡司,东北有雷

锋垭镇巡司。

房 县:元为房州属襄阳路。洪武十年(1377)省倚郭房陵县入州,并降州为房县,仍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末

(1477)改属郧阳府。西北有板桥山巡司,后迁县南偏东博磨坪。

竹山县:元属房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房县,十三年(1380)复置竹山县,改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末(1477)

改属郧阳府。西有黄茅关巡司,北偏西有吉阳关巡司。

竹溪县:成化十二年末(1477)析竹山县于尹店巡司置竹溪县,来属郧阳府。原尹店巡司迁县东之县河镇,寻迁

县西偏北白土关。

上津县:元省入郧县。洪武八年(1375)复置上津县,来属襄阳府;十年(1377)省入郧县,十三年(1380)复置上

津县,仍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末(1477)改属郧阳府。南有江口镇巡司。

郧西县:成化十二年末(1477)析郧县、上津县于郧县南门保置郧西县,来属郧阳府。

保康县:弘治十年(1497)析房县于潭平头置保康县,来属郧阳府。南漳县西有七里头巡司,嘉靖十九年迁县东

南常平堡。

长沙府:元为天临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潭州府,属行省,洪武五年(1372)更名长沙府。

长沙县:倚郭[城西北偏]。洪武初年自北门外徙治城中,十八年(1385)复徙治北城外,万历二十四年(1596)又

徙治城内。西北有乔口巡司。

善化县:倚郭[城东南偏]。洪武四年(1371)自南门外徙治城内,十年(1377)省入长沙县,十三年(1380)于南门

外复置善化县,仍为倚郭,成化十八年(1452)复徙治城中。南有暮云市巡司。

湘阴县:元为湘阴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降为湘阴县,仍属潭州府。西北有营田巡司。

湘潭县:元为湘潭州[无倚郭]。洪武三年(1370)降为湘潭县,仍属潭州府。东南有下滠市巡司。

浏阳县:元为浏阳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浏阳县,仍属潭州府。东南有渠城界巡司,西南有梅子园

巡司。

醴陵县:元为醴陵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醴陵县,仍属潭州府。西偏北有渌口巡司。

宁乡县:

益阳县:元为益阳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降为益阳县,仍属潭州府。

湘乡县:元为湘乡州[无倚郭]。龙凤十年(1364)降为湘乡县,仍属潭州府。西南有武障市巡司;又西南有永丰

市、虞磨市巡司,后废。

攸 县:元为攸州[无倚郭]。洪武三年(1370)降为攸县,仍属潭州府。东北有凤岭巡司,后废。

安化县:

茶陵州:元为直隶州[无倚郭]。龙凤十年(1364)降为茶陵县,改属潭州府;成化十八年复升为茶陵州。东北有视

渡口巡司。

常德府:元为常德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常德府,属行省。

武陵县:倚郭。

桃源县:元为桃源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桃源县,仍属常德府。西偏南有高都巡司;又东有苏溪巡

司驻后春村,后迁县南白马,后废。

龙阳县:元为龙阳州[无倚郭]。洪武三年(1370)降为龙阳县,仍属常德府;景泰元年末(1451)自县东徙今治。

东北有鼎港口巡司,西北有小江口巡司。

沅江县:元属龙阳州。洪武三年(1370)直属常德府,十年(1377)省入龙阳县,十三年(1380)复置沅江县,仍属

常德府。

衡州府:元为衡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衡州府,属行省。

衡阳县:倚郭。东南有江东巡司驻新城市,南有松柏市巡司。

衡山县:元属天临路。洪武年间改属衡州府。东南有草市、雷家埠巡司。

耒阳县①:元为耒阳直隶州[无倚郭]。龙凤十年(1364)属行省,洪武三年(1370)降为耒阳县,改属衡州府。西

南有罗渡巡司。

常宁县①:元为常宁直隶州[无倚郭]。龙凤十年(1364)属行省,洪武三年(1370)降为耒阳县,改属衡州府。

安仁县:东南有安平巡司,西北有潭湖巡司。

酃 县:

新城县:元末置新城县。洪武十年(1376)省入衡阳县,设江东巡司。

桂阳州:元为桂阳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桂阳府,属行省;九年(1376)省倚郭平阳县入府,并降府为桂阳县,

改属衡州府,十三年(1380)升为桂阳州。西北有泗州寨巡司,南有牛桥镇巡司。

临武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衡州府,十三年(1380)复改属桂阳州。北偏西有两路口巡司;又东有赤土巡司,

后废。

蓝山县:洪武元年(1368)自县北徙今治,改属郴州,二年(1369)复改属桂阳府;九年(1376)改属衡州府,十三

年(1380)复改属桂阳州。东偏南有毛俊镇巡司,北有干溪镇巡司,西南有大桥镇巡司;又西有小山堡、

张家陂巡司,后俱废。

嘉禾县:崇祯十二年(1369)析桂阳州、临武县于桂阳州仓禾堡置嘉禾县,来属桂阳州。

永州府:元为永州路。洪武元年(1364)改置永州府,属行省。

零陵县:倚郭。北有高溪市巡司,隆庆元年迁县北偏东为黄杨堡巡司。

祁阳县:景泰元年末(1451)自县西徙今治。东偏南有归阳市,东南有白水市,西北有水隆太平市巡司;东北有

湘江市巡司,后迁县东北排山。

东安县:东北有卢洪市巡司;县境有结陂市巡司,后废。

道 州:元为道州路。洪武元年(1364)改置道州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道州,改属永州府,并省倚郭营道

县入州。

宁远县:江华县南偏西有涛墟市巡司,后迁本县南九疑、鲁观二峒口为九疑鲁观巡司。

江华县:天顺六年(1562)自县东南故城徙治宁远卫右所城。东南有锦田巡司驻锦田所城,南偏西有锦冈巡司。

永明县:县境有桃川市巡司,西南有白面墟巡司。

新田县:崇祯十二年(1369)析宁远县于新田堡置新田县,来属道州。东南有白面寨巡司。

宝庆府:元为宝庆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宝庆府,属行省。

邵阳县:倚郭。西北有龙回巡司。

新化县:西南有长鄄巡司,寻废;西北有苏溪巡司。

城步县:成化十六年(1503)析武冈州、绥宁县于武冈州城步巡司置城步县,来属宝庆府。原武冈巡司迁县东北

茅坪铺,寻迁县北偏东山口,后废。

武冈州:元为武冈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武冈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武冈州,改属宝庆府,并省倚郭武

冈县入州。永历元年(1647)升为奉天府。西北有蓼溪隘、峡口镇巡司,南偏东有石门隘巡司,东有 ***

关巡司。

新宁县:景泰二年(1451)自县东徙治沙洲原。东偏北有靖位巡司,西有新寨巡司。

辰州府:元为辰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辰州府,属行省。

沅陵县:倚郭。东有大剌巡司,北偏西有明溪巡司,县境有会溪巡司,东北有蓬池巡司;又县境有高岩巡司,

后废。

卢溪县:西南有溪洞巡司;又西偏南有河溪巡司,后废;西南有院场坪巡司,后废。

辰溪县:东有渡口镇巡司,南有晋市镇巡司。

溆浦县:南有龙潭巡司,东北有镇宁巡司。

沅 州:元为沅州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沅州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沅州,改属辰州府,并省倚郭卢阳

县入州。西偏南有晃州巡司;又西南有西关渡口巡司,后废。

黔阳县:东偏北有安江巡司。

麻阳县:东北有岩门巡司。

郴 州:元为郴州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郴州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郴州直隶州,并省倚郭郴阳县入州。

西南有石陂巡司。

永兴县:西南有高亭巡司,西北有安福巡司。

宜章县:东北有赤石巡司,西南有白沙巡司。

兴宁县:东北有州门巡司;南有滁口巡司,后迁县西南黄家涃。

桂阳县:东有益将巡司,西有镇安巡司,南偏东有长乐山口巡司,东北有濠村巡司。

桂东县:西南有高分岭巡司。

靖 州:元为靖州路。龙凤十一年(1365)改置靖州军民安抚司,属行省;洪武元年(1368)改置靖州直隶州,三年

(1370)升为靖州府,九年(1376)复降为靖州直隶州,并省倚郭永平县入州。西偏南有灵溪巡司。

会同县:东北有若水巡司。

通道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靖州,十三年(1380)复置通道县,仍属靖州。西南有播扬、收溪寨巡司。

绥宁县:元属武冈路。洪武三年(1370)改属靖州府。东北有青坡巡司,后迁县东北武阳;西南有临口巡司。

天柱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析绥宁、会同二县于天柱所置天柱县,来属靖州;崇祯十年(1637)徙治县东龙

塘,更名龙塘县,后又徙治县东雷寨,更名雷寨县,后复徙故治,复更名天柱县。县东有镇远巡司,

后迁县东北上新市;县境有江东巡司。

桂阳县下辖22个乡镇(街道):

龙潭街道、鹿峰街道、黄沙坪街道、仁义镇、太和镇、洋市镇、和平镇、流峰镇、塘市镇、莲塘镇、舂陵江镇、荷叶镇、方元镇、樟市镇、敖泉镇、正和镇、浩塘镇、雷坪镇、欧阳海镇、四里镇、桥市乡、白水瑶族乡。

历史沿革:

古称“平阳”,秦属荆、楚之地。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桂阳郡,治于郴州,统郴州等七县,时平阳属郴领地。隋末(618年)肖铣分郴西置平阳县。唐至得二年(757年)因平阳地盛产铜银,故移州治至平阳。

贞元二十年(805年)立桂阳监,治平阳城。石晋时,郴桂分治,桂阳监领平阳、临武。宋桂阳军、元桂阳路,治均设于平阳。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桂阳府,九年降府为州,省平阳县并入,属衡州府。平阳之称,自止废除。

关于“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kep/202507-4352.html

(21)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17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 heshimuye
    用户071708 2025年07月17日

    文章不错《常州火车站到青阳路与桂阳路交叉怎么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