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省的辖区

网上有关“直隶省的辖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直隶省的辖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康熙八年(1669)定名通永道,驻通州,领顺天府东部八州县、永平府;

乾隆八年(1743)增领遵化州。

光绪三十年(1904)顺天府全境来属。 康熙八年(1669)置霸昌道,驻昌平州,领顺天府南、西、北部十七州县;

光绪三十年(1904)裁。 雍正十一年(1733)复置,驻天津府,领天津府、河间府。

大顺广道:雍正十一年(1733)复置,驻大名府,领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 乾隆五年(1740)置,驻承德府,领承德府;

光绪二十九年(1903)增领朝阳府;三十四年(1908)增领赤峰州。 京府

大兴县:冲繁疲难,倚郭(府东偏),刑狱隶西路厅。南路厅驻黄村。县丞驻礼贤庄。

宛平县:冲繁疲难,倚郭(府西偏),刑狱隶西路厅。西路厅驻芦沟桥。县丞驻门头沟。

良乡县:冲繁难,刑狱隶西路厅。县丞驻赵村。

固安县:繁难,刑狱隶南路厅。

永清县:简,刑狱隶南路厅。

东安县:简,刑狱隶南路厅。

香河县:简,刑狱隶东路厅。

通 州:冲繁疲难,刑狱隶东路厅。州同驻待考,州判驻漷县。

三河县:冲繁难,刑狱隶东路厅。明属通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武清县:冲繁疲,刑狱隶东路厅。明属通州,雍正三年(1725)改属天津直隶州,四年(1726)改属府。

宝坻县:繁疲难,刑狱隶东路厅。明属通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宁河县:繁难,刑狱隶东路厅。明梁城千户所(在宝坻县),雍正九年(1731)改置。天津河捕通判驻卢台镇。

昌平州:冲繁难,刑狱隶北路厅。北路厅驻巩华城。

顺义县:冲难,刑狱隶北路厅。明属昌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密云县:冲繁难,刑狱隶北路厅。明属昌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怀柔县:冲繁,刑狱隶北路厅。明属昌平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涿 州:冲繁难,刑狱隶西路厅。

房山县:繁难,刑狱隶西路厅。明属涿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霸 州:冲繁,刑狱隶南路厅。

文安县:繁难,刑狱隶南路厅。明属霸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大城县:繁难,刑狱隶南路厅。明属霸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保定县:简,刑狱隶南路厅。明属霸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蓟 州:冲繁,刑狱隶东路厅。

平谷县:简,刑狱隶北路厅。明属蓟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漷 县:明属通州,顺治十六年(1659)省入通州。 冲繁疲难,首府。康熙八年(1669)为直隶省治。

清苑县:冲繁疲难,倚郭。

满城县:冲。

安肃县:冲。

定兴县:冲繁。

新城县:冲繁。

唐 县:简。

博野县:疲。

望都县:冲难。明庆都县,乾隆十一年(1746)更名。

容城县:简。

完 县:简。

蠡 县:繁难。

雄 县:冲繁难。

祁 州:简。县丞驻小章村。

束鹿县:繁难。明属祁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安 州:简。

高阳县:简。明属安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新安县:明属安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道光十二年(1832)省入安州为新安乡。 冲繁。明真定府,雍正元年(1723)改名。

正定县:冲繁难,倚郭。明真定县,雍正元年(1723)改名。

获鹿县:冲。

井陉县:简。

阜平县:简。顺治十六年(1659)省入行唐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复置[治王快镇];乾隆十三年(1748)复故治。

栾城县:简。

行唐县:简。

灵寿县:简。

平山县:简。

元氏县:简。

藁城县:简。明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晋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复。

赞皇县:简。明属赵州,雍正二年(1724)属赵州直隶州,三年(1725)改属府。

晋 州:简。明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二年(1734)复。

无极县:简。明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十二年(1734)复。

新乐县:冲疲。明属定州,雍正二年(1724)属定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改属府。 省会。

大名县:冲繁难,倚郭(府南偏)。明治南乐镇,乾隆二十二年(1757)徙治府。县丞驻南乐镇。

元城县:繁,倚郭(府北偏)。

南乐县:难。

清丰县:难。

东明县:疲难。明属开州,后直属府。府通判驻杜胜集(道光仲裁)。

开 州:繁疲难。州判驻吕丘堡。

长垣县:繁疲难。明属开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县丞驻大黄集。

魏 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省入大名、元城二县。 冲。

邢台县:冲繁难,倚郭。

沙河县:冲。

南和县:繁疲。

平乡县:疲难。

广宗县:疲。

钜鹿县:疲难。

唐山县:简。

内邱县:冲。明内丘县,雍正三年(1725)改名。

任 县:简。 简。

永年县:冲繁难,倚郭。府通判驻临洺关(道光仲裁)。

曲周县:繁。

肥乡县:简。康熙年间曾寄治旧店营。

鸡泽县:疲难。

广平县:简。雍正九年(1731)划山东省邱县五营村来属。

邯郸县:冲繁难。

成安县:简。

威 县:难。

清河县:简。县丞驻油房口。

磁 州:冲繁难。明属河南省彰德府,雍正四年(1726)改属府。州判驻彭城镇。 冲繁疲难。明天津卫(在静海县),雍正三年(1725)改置天津州,同年升直隶州;九年(1731)升府。

天津县:冲繁疲难,倚郭。雍正九年(1731)置。府同知驻大沽镇,海防同知驻新城。

青 县:冲繁疲难。明属河间府,雍正三年(1725)改属直隶州。

静海县:冲繁疲难。明属河间府,雍正三年(1725)改属直隶州。

沧 州:冲繁疲难。明属河间府,雍正七年(1729)升直隶州;九年(1731)降属府。

南皮县:繁难。明属沧州,雍正七年(1729)属沧州直隶州,九年(1731)改属府。

盐山县:繁。明属沧州,雍正七年(1729)属沧州直隶州,九年(1731)改属府。

庆云县:简。明属沧州,雍正七年(1729)属沧州直隶州,九年(1731)改属府。

兴济县:顺治十六年(1659)省入青县。 冲繁难。

河间县:冲繁难,倚郭。县丞驻东城镇。

献 县:冲繁疲难。

阜城县:冲。

肃宁县:简。

任邱县:冲繁难。明任丘县,雍正三年(1725)改名。县丞驻鄚州。

交河县:繁疲难。

宁津县:简。

景 州:繁难。

吴桥县:繁难。明属景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东光县:繁疲难。明属景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七年(1729)改属沧州直隶州,九年(1731)复。

故城县:疲难。明属景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县丞驻郑家口。 冲繁难。雍正元年(1723)置热河直隶厅,十一年(1733)改置承德直隶州,乾隆七年(1742)复热河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升承德府。

本 辖:

滦平县:冲难。乾隆七年(1742)析热河厅属之西地置哈喇河屯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

平泉州:冲繁难。雍正七年(1729)析热河厅属之东八沟地置八沟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州判驻大宁城。

丰宁县:繁难。乾隆元年(1736)析承德州属之西土城子地置四旗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

隆化县:光绪三十年(1904)以张三营子置。

围场厅:冲繁疲难。光绪二年(1876)以木兰围场二道沟地置,六年(1880)徙治克勒沟;三十年(1904)改属承德府,宣统三年复。 繁疲难。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塔子沟厅东境置三座塔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朝阳县,属承德府。光绪三十年(1904)升府。

本 辖:

建昌县:繁难。乾隆三年(1738)析热河州属之东塔子沟地置塔子沟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县丞驻四家子镇。

阜新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析朝阳府置[治鄂尔土板],宣统三年(1911)徙治水泉儿。

建平县:光绪三十年(1904)析建昌县、平泉州置。

绥东县:宣统元年(1909)于库街地置。

赤峰州:繁难。乾隆二十九年(1764)析八沟厅北境置乌兰哈达直隶厅,四十三年(1778)改置赤峰县,属承德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升直隶州。

本 辖:县丞驻大庙镇。

林西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巴林察罕木伦河西北地置。

开鲁县:宣统元年(1909)置。 冲繁难。明宣府镇,康熙四年(1665)改属山西,寻复;三十二年(1693)改置。

宣化县:冲繁难,倚郭。明宣府前卫,顺治年间省宣府左、右卫入,为宣府镇治;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

赤城县:简。明赤城堡,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省开平卫及滴水崖、云州、镇安、马营、镇宁五堡入。

万全县:冲繁难。明万全右卫,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

龙门县:简。明龙门卫,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省葛峪、赵川、雕鹗、长安岭四堡入。

怀来县:繁难。明怀来卫,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省保安卫及土木、榆林二堡入。

西宁县:简。明顺圣东、西城,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

怀安县:冲繁。明怀安卫,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置,省万全左卫及所辖柴沟堡、西洋河堡入。

永宁县:顺治末年省入延庆卫。

延庆州:冲难。明直隶州,顺治十年(1653)降属宣府镇。

保安州:简。明直隶州,顺治十年(1653)降属宣府镇。

蔚州:冲繁疲。明属山西大同府,雍正六年(1728)改属宣化府。

蔚州卫:明初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改属万全都司,清属宣化府,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蔚县,乾隆二十二年(1757)省入蔚州。

延庆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省入延庆州。

张家口直隶厅:要。顺治初属宣府镇;康熙年间置县丞;雍正二年(1724)改置,侨治于万全县张家口;?移治兴和城。

本 辖:

独石口直隶厅:要。顺治初属宣府镇;康熙年间置县丞;雍正十二年(1734)改置,侨治于赤城县独石口。

本 辖:

多伦诺尔直隶厅:要。顺治初属宣府镇;雍正十年(1732)置直隶厅。

本 辖: 卢龙县:冲繁难,倚郭。

迁安县:繁疲难。

抚宁县:冲难。

昌黎县:繁难。

滦 州:难。州判驻胡各庄。

乐亭县:简。明属滦州,雍正三年(1725)直属府。

临榆县:明山海卫(在抚宁县),乾隆二年(1737)改置。

遵化直隶州:冲繁难。明遵化县属蓟州;康熙十五年(1676)升州,属顺天府;乾隆八年(1743)升直隶州。

本 辖:州判驻石门镇。

玉田县:冲繁难。明属蓟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永平府,乾隆八年(1743)改属直隶州。

丰润县:冲繁难。同上玉田县。

易州直隶州:繁难。明易州属保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升直隶州。

本 辖:州判驻待考。

涞水县:冲繁。

广昌县:简。明属山西省大同府,雍正十一年(1733)改属直隶州。

冀州直隶州:繁疲。明冀州属真定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南宫县:简。

枣强县:繁疲难。

新河县:简。

武邑县:疲难。

衡水县:简。明属深州,雍正二年(1724)直属正定府,同年改属直隶州。

赵州直隶州:冲繁。明赵州属真定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柏乡县:冲繁。

隆平县:简。

高邑县:简。

宁晋县:简。

临城县:简。

深州直隶州:简。明深州属真定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武强县:简。明属晋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饶阳县:疲繁难。明属晋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安平县:简。明属晋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定州直隶州:冲繁疲难。明定州属真定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曲阳县:简。

深泽县:简。明属祁州,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直隶州。

《朱高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朱高煦》人物故事小传

朱高煦(公元?—1426年),明成祖次子,汉王。性情凶悍,精于骑射,以雄武自负。“靖难之役”中,多次率军击败建文帝军,反败为胜。居功自傲,骄横不法。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封汉王,国云南,不肯赴国。十三年,改封青州,仍不至国,且招募私兵,日益恣横,被削去两护卫,徙封乐安。由此愈益怨忿,图谋不轨。仁宗宽大为怀,设法优容。宣宗即位,遂于宣德元年(公元1626年)举兵反叛,谋夺帝位,很快失败,被废为庶人,囚禁于西安门内,不久焚死。

[正 史]

汉王高煦,成祖①第二子。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成祖起兵②,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③,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④,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⑤。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已,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成祖即位,命将兵往开平备边。时议建储,洪国公丘福,附马王宁善高煦,时时称高煦功高,几夺嫡。成祖卒以元子仁贤,且太祖所立,而高煦又多过失,不果。永乐二年⑥,仁宗立为太子,封高煦为王,国云南。高煦曰:“我何罪,斥万里。”不肯行。从成祖巡北京,力请并其子归南京。成祖不得已,听之。请得天策卫为护卫,辄以唐太宗自比。已,复乘间请益两护卫,所为益恣。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高煦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既负其雄武,又每从北征,在成祖左右,时媒孽东宫事,谮解缙至死,黄淮等皆系狱。

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⑦,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然高煦迁延自如。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却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僭用乘舆器物。成祖闻之怒。十四年十月还南京,尽得其不法数十事,切责之,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将废为庶人。仁宗涕泣力救,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诸人。明年三月徙封乐安州⑧,趣即日行。高煦至乐安,怨望,异谋益急。仁宗数以书戎,不悛。

成祖北征晏驾。高煦子瞻圻在北京,觇朝廷事驰报,一昼夜六七行。高煦亦日遣人潜伺京师,幸有变。仁宗知之,顾益厚遇。遗书召至,增岁禄,赐赉万计仍命归藩。封其长子为世子,余皆郡王。先是,瞻圻怨父杀其母,屡发父过恶。成祖曰:“尔父子何忍也。”至是,高煦入朝,悉上瞻圻前后觇报中朝事。仁宗召示瞻圻曰:“汝处父子兄弟间,谗构至此,稚子不足诛。”遣守凤阳皇陵。

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及帝即位,赐高煦及赵王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并陈利国安民四事。帝命有司施行,仍复书谢之。因语群臣曰:“皇祖尝谕皇考,谓叔有异志,宜备之。然皇考待之极厚。如今所言,果出于诚,则是旧心已革,可不顺从。”凡有求请,皆曲徇其意。高煦益自肆。

宣德元年⑨八月,遂反。遣其亲信枚青等潜至京师,约旧功臣为内应。英国公张辅执之以闻。时高煦已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又散弓刀旗帜于卫所,尽夺傍郡县畜马。立五军:指挥王斌领前军,韦达左军,千户盛坚右军,知州朱恒后军,诸子各监一军,高煦自将中军。世子瞻坦居守,指挥韦弘、韦兴,千户王玉,李智领四哨。部署已定,伪授王斌、朱恒等太师、都督、尚书等官。御史李浚以父丧家居,高煦招之,不从,变姓名,间道诣京师上变。帝犹不忍加兵,遣中官侯泰赐高煦书。泰至,高煦盛兵见泰,南面坐,大言曰:“永乐中信谗,削我护卫,徙我乐安。仁宗徙以金帛饵我,我岂能郁郁居此。汝归报,急缚奸臣夏原吉等来,徐议我听欲。”泰惧,唯唯而已。比还,帝问汉王何言,治兵何如,泰皆不敢以实对。

是月,高煦遣百户陈刚进疏,更为书与公侯大臣,多所指斥,帝叹曰:“汉王果反。”乃议遣阳武侯薛禄将兵往讨。大学士杨荣等劝帝亲征。帝是之。张辅奏:“高煦素懦,愿假臣兵二万,擒献阙下。”帝曰:“卿诚足擒贼,顾朕初即位,小人或怀二心,不亲行,不足安反侧。”于是车驾发京师,过杨村,马上顾从臣曰:“度高煦计其安出?”或对曰:“必先取济南为巢窟。”或对曰:“彼曩不肯离南京,今必引兵南下。”帝曰:“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卫军⑩家乐安,必内顾,不肯径趋南京。高煦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今取反者,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不能亲征耳。今闻朕行,已胆落,敢出战乎。至即擒。”

高煦初闻等将兵,攘臂大喜,以为易与。及闻亲征,始惧。时有从乐安来归得,帝厚赏之,令还谕其众。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前锋至乐安,高煦约诘旦出战。帝令大军蓐食兼行,驻跸乐安城北,壁其四门。贼乘城守,王师发神机铳箭,声震如雷。诸将请即攻城。帝不许。再敕谕高煦,皆不答。城中人多欲献高煦者,高煦大惧。乃密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是夜,高煦尽焚兵器及通逆谋书。明日,帝移跸乐安城南。高煦将出城,王斌等力止曰:“宁一战死,无为人擒。”高煦绐斌等复入宫,遂潜从间道出见帝。群臣请正典刑。不允。以劾章示之,高煦顿首言:“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帝令高煦为书召诸子,余党悉就擒。赦城中罪,胁从者不问。命薛禄及尚书张本镇抚长安,改曰武定州,遂班师。废高煦父子为庶人,筑室西安门内锢之。王斌等皆伏诛,惟长史李默以尝谏免死,谪口北为民。天津、青州、沧州、山西诸都督指挥约举城应者,事觉相继诛,凡六百四十余人,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编边氓者七百二十人。帝制《东征记》以示群臣。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明史》卷一一八

〔注 释〕

①成祖: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②成祖起兵:此指发动“靖难之役”。③白沟河之战: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与建文帝军队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的作战。燕军转败为胜,大获全胜。④东昌之败: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月,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军队大败燕王朱棣的一次作战。⑤南军:建文帝朱允炇的军队。⑥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⑦青州:府名。治今山东益都。⑧乐安州:今山东惠民。⑨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⑩护卫军:明代各王府的护卫部队。

[相关史料]

宣德元年 ①八月壬戌朔,汉王高煦反。

高煦,太祖皇帝 ②第二子,母仁孝皇后。高煦为人狡黠狠愎。

初,太祖皇帝召秦、晋、燕、周四府世子及郡王之稍长者就学京师,高煦与焉,而与晋恭王第三子济熿、周定王第二子有勋相好,言动皆轻佻,素不为太祖所爱。太祖崩,建文君 ③嗣位,时仁宗皇帝为世子,太宗皇帝命偕高煦奔讣京师,特戒高煦曰:“宜谨言,动循礼法,毋肆不率以招祸衅。”又谕仁宗曰:“道中勤训励汝弟,毋为非法。”既至京,任情恣纵,仁宗屡戒之不悛。舅氏魏国公徐辉祖,亦以为言,不纳。一日,入辉祖厩中,夺其善马,不告亦不辞,径归;辉祖追之,已渡江矣。高煦还至涿州,因小忿,击驿丞,几毙。州以闻于朝,兵部尚书齐泰等,遂以其事并缘饰他事为兵端。太宗皇帝举兵靖内乱 ④,留仁宗皇帝居守,以高煦从行。及太宗皇帝正大统,高煦自谓有扈从劳,窥觊储位 ⑤。藩府从征诸将丘福等,及驸马王宁皆与高煦善,屡言于太宗曰:“二郡王有扈从功,宜为储贰。”太宗曰:“论功,则居守当兄扈从;论帝王大经,则建储必在嫡长,况长子仁贤,可为社稷主。”福等乃不敢复言。既册仁宗为皇太子,封高煦为汉王,第三子高燧为赵王,俾高煦建国云南 ⑥,高煦怏怏不肯就国。太宗皇帝、仁孝皇后命仁宗皇帝问其故,高煦曰:“果何罪而远斥之耶?”仁宗曰:“吾此来,为弟决去就。果不欲远离,则当婉辞,庶可全恩。”高煦既强听,得暂留南京,遂请天策卫为护卫,辄矜诧谓左右曰:“天策上将,唐太宗之号也。此岂偶然者!”复乘问请两护卫。尝作诗讥诮忠孝,有:“申生徒守死”,“王祥徒受冻”之语,而恒自比秦王世民。

仁孝皇后既崩,太宗皇帝巡狩北京,高煦益恣肆。岁收禄米,别为大量以求羡余,率获三倍。教护卫官军,强取官民商贾财货,莫敢谁何!私造兵器,用漆皮为舟,教习水战。有军士三千人,不隶籍兵部。阴蓄壮士,纵其盗劫,为兵马指挥徐野驴所擒,高煦以铁瓜挝杀野驴。以私憾支解无罪人,暗投之江。僭用天子车服,中外悉知之,莫敢言。时仁宗皇帝监国,以温言讽戒之,不听。后改国青州 ⑦,数降敕促之国,又不肯行。永乐十四年间,太宗皇帝在北京不豫,其谋益著。是冬,太宗皇帝闻之怒,遽命驾南还,既至南京,遣人察其所为皆实,召至责之,褫其冠衣囚系之,西华门内条示其罪数十事。时太宗皇帝怒甚,不可测,仁宗皇帝再三俯伏为救解,语在永乐十五年《实录》。久乃复其衣冠而削其两护卫,止存一护卫,执其所狎昵匪人诛之。徙高煦于乐安州,即日遣行。太宗顾谓仁宗及上曰:“乐安距北京数百里,但闻有异,可朝发而夕禽也。”

高煦至乐安,怀怨望,异谋益急。造伪钞,造兵器,纵护卫军为盗及占民田地,强取马牛,境内搔然。仁宗皇帝在东宫,数书戒之,不悛。太宗皇帝北征晏驾,高煦之子瞻圻时在北京,凡朝廷所设施,皆潜遣人驰报高煦,一昼夜六七遣行。高煦亦数十遣人潜伏京师伺察。事浸上闻,左右或言:“宜乘其谋未著,发兵禽之,易耳。”仁宗皇帝不听,待之加厚,遣书召之,既至,增倍岁禄,赐赉宝物,动以万计。瞻圻先在太宗时,憾父杀其母,屡奏其父过恶,皆在外人所不得闻者,高煦亦知之。至是悉上瞻圻前所遣报朝廷数十纸,有妄言朝廷议发兵取乐安城等事。仁宗皇帝召瞻圻示之曰:“汝尚凭虚离间吾兄弟,况他人乎?”高煦言:“我,其父也,尚于大行前谮毁我,况陛下乎?共罪当诛。”仁宗曰:“稚子不足诛。”即日命往凤阳守皇陵。高煦既归国后,有自乐安来者,往往在下私语高煦有反谋,独未闻于朝廷。仁宗皇帝大渐 ⑧,时上 ⑨在南京,被召还。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猝不果。上即位,赐赉汉、赵二府宝王,诸物加厚,而高煦所请求于朝廷者无虚日,悉见听允。间言及朝政,上皆虚已从之,至是,遣人奏求驼马,命中官送驼四十、马百二十,往遗之。又遣太监杨瑛赐之袍服材。即行,廷有出使者还,言于上曰:“汉王谋反已彰,护卫军悉四出劫夺,百姓惊惧。”上曰:“朝廷待之无不及者,理未应遽尔。”已而,军民上高煦反状者益众,送驼马者及杨瑛中道闻之皆却还。上曰:“其果然耶?”

高煦遣亲信枚青等入京约旧功臣为内应。专至太师英国公张辅所,辅暮夜絷之以闻,上亲问之,悉得其实,而山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所属府、州、县及真定等卫奏皆至。御史李浚亦自安乐间道诣京,白其事。盖高煦与指挥韦达、韦弘、韦兴、千户王玉、盛坚、李智、知州朱恒等,数年以来日夜谋议于乐安城中,造军器、火器、籍州民丁壮,编为行伍,破州县狱,出死囚而厚养之,教习战事。召集诸旁近州县亡赖强壮子弟及逋逃,赐银币,编队甲,给旗号,习武事。遣人以兵器给各卫所为信,尽夺诸郡官民畜马,暗结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为助。彦近有司亦多趋附,伪暑太师,都督、尚书、侍郎等官皆定,择日举事。期先取济南城,然后率众犯阙。

上始命整饬兵备,而犹未决意讨之,遣中官侯泰斋书与高煦言:“昨护卫余丁枚青来,言叔有督过朝廷之举,予诚不信。然虑是小人离间,不可不告。今皇考至亲,惟二叔父 ⑩,予所赖,亦惟二叔父。即位以来,天地神明鉴临在上,岂有一毫拂违叔父之心?而小人以无为有,造言离间,今不得不敷露中恳以明谗者之妄。且虑军民传播惊疑,或别有小人乘间窃发,亦不得不略为之备,惟叔鉴之。昔皇祖宾天之初,小人亦尝造为诬罔离间之言。赖皇考与叔父同气至亲,彼此无疑而小人奸计竟不能行。今此辈又欲离间我叔侄,惟叔父鉴之。国家之福,亦宗室之福也。”已而,山东军民告变者日集阙下。

是月丁卯,高煦遣百户陈刚斋奏,言仁宗皇帝不当违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谓上不当修理南巡席殿等事,为朝廷过;遂斥二三大臣为奸臣,而指夏原吉 (11)为首,并索诛之;末为危语,以撼朝廷。又为书谕京师公侯大臣,指斥乘舆,索诛奸臣,造诬饰诈,极其诋毁,且言已分兵守要害,以防奸臣之逸。上览之曰:“高煦之不臣,天地祖宗实监临之。”出奏及书示群臣,叹曰:“我国家不幸,有此事,岂可已乎?”遂命行在兵部榜示中外,命太师英国公张辅曰:“今联亲督师,一切机务,卿其相朕。”辅对曰:“高煦徒怀不臣之心,而素怯懦,且今所拥悉非有谋能战之人,愿假臣二万卒,保为陛下擒之,不足仰烦至尊。”上曰:“朕任卿一人足以擒贼,但新即位,小人尚有怀二心者,亦当以慑服之,朕行决矣。”分遣诸将,严各城守备,中外戒严。下令京城搜索高煦所遣奸细,许自首免罪,给赏。敕各处守帅以兵从征。……

戊寅,驻跸兴济县。乐安护卫军校有脱身归正者,言高煦立五军:王斌领前军,济阳王监之;韦达领左军,临淄王监之;盛坚领右军,昌乐王监之;朱恒领后军,淄川王监之;高煦亲率中军,世子留守王城,择日出兵。又言高煦初约蕲荣先经取济南,然不得按察司、布政司官之心,继闻大军已出,遂不果行。朱恒应天府人,力言:“宜引精兵趋南京,得南京,大事成矣!”众不从。高煦初闻廷遣薛禄将兵,喜曰:“此易制也。”及闻上亲征,始有惧心。群臣闻所言,皆叩首曰:“皇上精于料敌,贼不足平矣。”上曰:“困兽犹斗,不可忽也。”……

庚辰,车驾至盐蓐山阳武侯蒋禄绐驰奏,前军已至乐安城下,高煦约以明日出战,上令大军等食兼行……辛已昧爽,至乐安……壬午,驻跸乐安城南。高煦将出,叛党王斌等固止之曰:“宁一战以死,不可为人擒也。”高煦给斌等复入宫,遂潜从间道出,为官军所执以献。文武群臣列奏其罪,请正典刑,上曰:“彼固不义,祖训于待亲藩自有成法。”群臣复言:“春秋之法,大义灭亲。”上却之,但命以群臣劾章示之,高煦跽言:“臣罪万死,惟生杀在皇上。”遂令高煦为书召诸子同归京师,又遣其所亲信内侍还府中,慰安宫眷。下令城中,罪止坐同谋者,胁从者勿治。遂执其同谋王斌、王彧、韦达、朱恒、钱巽等数十人,悉下锦衣卫狱。

《宣宗实录》卷二○

[注 释]

①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②太祖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1398年在位。③建文君:即明惠帝朱允炇,朱元璋之长子朱标之子。公元1398年—1402年在位。④太宗皇帝举兵靖内乱:此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爆发的“靖难之役”。⑤储位:即皇太子之位。⑥云南:今云南昆明。⑦青州:治今山东益都。⑧大渐:病危。⑨上:明宣宗朱瞻基。⑩二叔父:汉王朱高煦是宣宗的二叔父。(11)夏原吉:字惟哲,祖籍德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官至户部尚书、少保、太子少傅,为政能得大体。

关于“直隶省的辖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kep/202507-7402.html

(11)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直隶省的辖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直隶省的辖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康熙八年(1669)定名...

  • heshimuye
    用户072305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直隶省的辖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