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

网上有关“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

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扩展资料

《西厢记》人物简介

1、张生

张生先父官礼部尚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在此环境熏陶下,勤奋学习,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多次应举,均名落孙山,因此“书剑飘零,游于四方”。

在偶遇莺莺后义无返顾地把追求自由爱情放在第一要务。在普救寺英雄救关,绞尽脑汁争取爱情。

终于爱情有望,却遭崔夫人拒绝,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张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赶考,最终“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二人也顺利在一起。

2、崔莺莺

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她内心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

她和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张生的痴情和才华博得她的爱慕,但相国**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养,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恼。

张生解普救寺之围,本应与她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的变卦,给她以沉重的打击,反抗的意识开始觉醒。她逐渐从犹豫动摇、怯弱和顾虑中解放出来,终于突破束缚,和张生美满结合。

《董西厢》简介

作者:王实甫

《西厢记》简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书处处表现了道家的哲学闪光。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它极大地影响着作为"人学"的"文学"。《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在经典古代名著《红楼梦》中,也提到过此书。

如果以单部作品而论,《西厢记》可以说是元杂剧中影响最大的。它以五本的宏大规模来敷演一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不仅题材引人喜爱,而且人物能刻画得更丰满细致,情节能够表现得更曲折动人,再配以与浪漫的内容相称的秀丽优雅而又活泼的语言,自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经典语句语录名句名言摘抄

1、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王实甫《西厢记》

2、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4、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王实甫《西厢记》

5、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王实甫《西厢记》

6、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实甫《西厢记》

7、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王实甫《西厢记》

8、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王实甫《西厢记》

9、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王实甫《西厢记》

10、昨宵爱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王实甫《西厢记》

11、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王实甫《西厢记》

12、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王实甫《西厢记》

1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14、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西厢记》

15、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王实甫《西厢记》

16、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王实甫《西厢记》

17、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王实甫《西厢记》

18、"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王实甫《西厢记》"

19、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王实甫《西厢记》

20、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王实甫《西厢记》

21、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王实甫《西厢记》

22、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貌何处寻《西厢记》

23、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王实甫《西厢记》

2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西厢记》

25、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王实甫《西厢记》

26、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实甫《西厢记》

27、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西厢记》

28、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

29、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妻妾之差,妻同度岁月,妾权钱导向。妻乃朋友间之攀比,场合间之应侍,德高者,谈吐优雅豁达,恪守妇道,极尽增光之事。妾乃欢喜乐事,床地之术精熟,寂寞而就。嘤嘤细语则心性愉悦,游戏间,心情舒畅,一解身心之疲。《西厢记》

30、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31、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西厢记》

32、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王实甫《西厢记》

33、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王实甫《西厢记》

34、年少轻别离,情薄易弃掷——王实甫《西厢记》

35、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王实甫《西厢记》

36、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

37、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王实甫《西厢记》

38、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王实甫《西厢记》

39、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董解元《西厢记》

40、落红满地胭脂冷。——王实甫《西厢记》

41、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王实甫《西厢记》

42、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王实甫《西厢记》

43、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西厢记》

44、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王实甫《西厢记》

45、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王实甫《西厢记》

46、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王实甫《西厢记》

47、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王实甫《西厢记》

48、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张生《西厢记》

49、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王实甫《西厢记》

50、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王实甫《西厢记》

51、"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52、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王实甫《西厢记》

53、整金冠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董解元《西厢记》

54、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王实甫《西厢记》

55、我便知你一天星斗焕文章,谁可怜你十年窗下无人问。——王石甫《西厢记》

56、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王实甫《西厢记》

57、离恨千端,闲愁万种。——王实甫《西厢记》

58、未语泪先流,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

59、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60、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王实甫《西厢记》

61、宫样眉儿新月偃,侵入鬓云边——王实甫《西厢记》

62、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

63、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王实甫《西厢记》

64、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王实甫《西厢记》

65、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66、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67、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王实甫《西厢记》

68、再谁似**,小生又生此念。——王实甫《西厢记》

《上课记》经典语录

诗意常常待在最没诗意的地方,因为真正的诗意必须是新鲜的,是那些还没有被赋予诗意的,只有偶然被赋予了新鲜的感受之后,它才忽然获得了诗意。

王小妮《上课记》

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注石穿。

王小妮《上课记》

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我们常常不是困惑太多,而是太过自私太过实用和太过明晰。谁都能判断对错,但是放弃了对和错的评判和应有的坚持,疲惫懈怠容身于现状,主动地成了它的推动者。一万种悲哀,这是最悲哀。

王小妮《上课记》

世人看他们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大团,其实仔细分辨每一个,都复杂,又幻想这样又幻想那样,都本能地渴望快速成功,而成功难上难,超出他们负担能力太多,真实地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了纠结、恐惧、退却、茫然。遇到小事情或者还敢质疑和执拗,遇到大事情,就忍耐顺从,违心的接受,长久地积郁在心。

王小妮《上课记》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坚守自己,也许如里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

王小妮《上课记》

我的最大优势和劣势都在我是过来者,我的失望比他们更真切更深厚,但我要说希望还在。可庆幸的是,很多温情的纯真的瞬间总是自然的冒出来,细细观察同一个我教过的学生,一年级时候和四年级时候,已经完全换过了不止一个人,已经变了好几个来回了。相信他们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自生出判断力,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

王小妮《上课记》

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王小妮《上课记》

我对他们说话,他们也对我说话,而我自己已经这么老了,这么多年始终被外来的力量摧毁着,又始终感觉自己依旧在,并没被毁掉,靠的正是纯净气息的不断补充滋润,所以,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有时候去上课,感觉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一个悲观的人能在今天这么做,真是自我的拯救,多亏了这些年轻人不间断的提示和陪伴。

王小妮《上课记》

留在我手里的只是一张快翻破了的学生名单,密麻麻的人名后面是四个月来随手标记的各种符号。别人看那就是一片名字,而哪个姓名背后不躲藏着能随时跳出来的活生生的面孔和表情?他们身上很多生动的细节,没能在发生的那一刻记下来,很快就淡掉了,失去了即时的鲜活和趣味,想再补记,无论怎么回想都不生动。

王小妮《上课记》

教师不再认真诚挚地承担传承解惑的使命,年轻的学生们又需要足够的快乐,足够的娱乐性,足够的轻松。双方忽略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厚更沉重的东西,人文学科尤其如此。

王小妮《上课记》

把课上要讲的内容设计好自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要付出人和人之间的最平常朴素又真诚的情感,人文学科的课业,讲授者不投入情感,课是不可能上好的。

王小妮《上课记》

朱雀记经典语录 猫腻

1.别烦我,我在成佛

2.见美色则揭竿而起,我辈本分!

3.人来人往人不聚

4.有生皆苦个屁,活着就是好的。

5.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6.易天行越听越玄乎,也越是不信,听到这里皱眉道:且慢,我听着有些疑惑。

7.他本来就有些心虚,这时候又看见易天行笑咪咪地望着自己,不知怎地打了个寒颤。

8.易天行看着她微微的忧愁,手掌轻轻抚上她还打着石膏的腿,心头闪过强烈的歉疚,一时不知该如何言语。

9.易天行咪眼笑着望着他,本待问他那个令自己昏眩的声音是怎么回事,但想到他肯定不会说,于是强自压住,静听其言。

10.旃檀功德佛面上没有表情,袖子却在抖着。显然,终于见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疼爱的大徒儿,他也是心情激荡。

11.二郎神不知如何是好,但看这狗抱着自己大腿哭地甚是伤心,也自然舍不得一脚踢开。

12.毕竟五百年前,西方净土可是用雷霆手段,一举清除了煌不须弥山的所有强者。

13.天地间,杀气纵横,二郎神持枪于万千佛阵杀进杀出,好不潇洒如意。

14.云儿散开复又落下,月儿姑娘坐在地板上,裙子铺洒在她的四周,就像是花瓣围着花蕊。

15.两人这一连串的动作漂亮至极,均是在最惊险的刹那选择了最妥当的出手,实在是干净俐落,毫无冗赘!

《择天记》经典语录

1、怎样才是尽力?为之献出生命,但不需要为此献出更多

2、商行舟握住 了那把剑。

那把剑的式样有些古朴,或者说陈旧,在满天剑雨里很不起眼。

当初陈长生从周园里剑池里带出万余把剑时,也没有注意过这把剑。

后来国教决定把这些剑归还当年的那些宗派山门,离宫派出了很多位资历极老、见识极博的教士负责为这些剑登录名册,但依然没有人知道这把剑的来历,不过因为这把剑太不起眼,所以也没有太过在意。

不知来历,自然不知道该送回何处,这把剑就这样留在了陈长生的身边。在随后的那些战斗里,这把剑就像别的同伴一样,顺应他的心意,成为剑阵里的一部分,成为剑雨里的一滴。

依然还是那样的不起眼。

直到今天,商行舟握住了这把剑。

3、忽然,海水动了起来,不停翻滚,如同沸腾一般。

数十个或大或小的岛屿,从海水里缓缓升起。

那些岛屿上躺着或大或小、各种各样的……龙。

这里便是龙岛,这个世界所有的龙都生活在这里。

这时候太阳当空,正是它们晒太阳的时候。

数十道龙吟此起彼伏地响起,或者威严,或者暴烈,或者轻佻。

数十道如山脉般的龙躯,横亘在天空里,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数十道或者恐怖强大或者还很弱小的龙息,落在了圣光天使的身上。

4、陈长生不停地哭着,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余人不停地哭着,比划着对不起。

陈长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师兄说对不起。

余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师弟说对不起。

如果仔细去分析,这份带着悲痛的歉意,自然有道理,只不过这时候,说不清楚。

或者,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很对不起他们,而他们却无处寻找道理。

5、大道三千,他修的是顺心意。顺心意而行,顺心意而活,天地让他不得顺心意,他便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意顺起来,只有顺心意,才能拥有真正的平静,而平静,正是冷静的最高境界。

6、乘白鹤而至的不是仙人,是圣人。

手握神杖的不是神明,是教宗。

7、剑,就是他的命运。

8、善良的人们更要警惕……警惕需要拥有相应的能量,不然就会变成笑话。

9、下汶水容易溺死,动唐家则必然天下大乱。

10、有的人死了,是为了杀人,比如梁笑晓,有的人赴死,是为了救人,比如陈长生和王破。还有的人则正在努力地让自己活过来,如此方能活人。那个人是秋山君。

《西厢记》本来有六部,王实甫的那一版是第几部,算抄袭吗?

“董西厢”又称《西厢记诸官调》、《弦索西厢》,是金代戏曲家董解元根据元稹《莺莺传》所创作的叙事体诸宫调小说作品。该作品对于原作进行了大量修改:改变了原来故事结局,重新确立了矛盾冲突,大大扩充了故事内容,丰富了人物语言,比较完整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该作品对王实甫《西厢记》有重要影响。

说起《西厢记》,一般人大都会想到王实甫。

现代的人能够记得他,完全是他创作的元代戏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一部《西厢记》。

西厢记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该剧在元明清时代就受到热烈追捧,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尤为青睐,现传明清刻本不下百种,誉为古典剧作之冠。

在中国国内,《西厢记》不仅在戏曲的舞台上几百年来大放光彩,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在跨度88年间的历史之中,差不多被7次改编成影视剧作,影响了现代的4到5代人(还不算元明清)。

(1)1927年,由侯曜执导,古代艺术形象张生和崔莺莺,他们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

(2)1940年,由张石川导演、范烟桥编剧,著名演员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厢记》;

(3)1961年,香港赵一山导演,拍摄出了越剧戏曲片《西厢记》;

(4)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西厢记》,岳枫导演,凌波、李菁、方盈主演;

(5)1994年,马加奇导演,执导6集剧集版《西厢记》;

(6)2006年,苏舟导演执导3集电视剧《西厢记》;

(7)2013年,路奇导演执导了30集电视剧《西厢记》。

路奇导演执导电视剧《西厢记》

可以看出,现代的中国人是非常喜欢《西厢记》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现代世人记忆之中算是扎了根的。

这位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

元朝的年代是1206-1368年,王实甫生卒约1260-1336年,属于地道元代人。

王实甫雕塑

那么,问题来了: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不是他独创的呢?

简单的回答:是,也不是!

是,说的是他写的那一部是他创作的;不是,说的西厢记不只他写了。

那么说来,在历史上,还有什么人写过《西厢记》么?

简单的回答:是的!

这部书在历史上还被称:董解元西厢记。

有人干脆就称《董西厢》!

这是啥情况呢?

这部《西厢记》的作者,他姓董,但名字并不叫“解元”。按照金元时期的习惯,“解元”是当时人对读书人的一个普遍的敬称,就像现代人称某位看上去有文化的人称一声某老师一样的意思,当然也像清末称某位读书人某秀才的意思一样。

那他叫什么名字呢?

近人卢前《饮虹曲题跋》引《玉茗堂钞本董西厢》清代柳村居士跋说:“董解元,名朗”。

是不是叫“董朗”,似乎没有得到学术界更多人认可。

虽然董解元的名字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只是说他可能在金朝做过官(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说他“仕于金”,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称他是“金章宗学士”)。后世研究者从作品《董西厢》研究出他的性情特征:“为人狂放不羁,蔑视礼教”;说他“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熟悉唐代传奇、宋代词和民间诸宫调。平日在狂歌醉舞之余,‘诗魔多,爱选(撰)多情曲’”。于是,推测董解元是做过金朝官员,后来落魄江湖的。

这一部《董西厢》,跟王实甫的《西厢记》一样,在内容上也是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在思想和主题上,同样是歌颂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进行的斗争,同样蕴含着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艺术上,董解元成功地塑造了有着复杂联系而又互相对立的剧中的两个方面的人物形象,对他们从外貌到内心都作了刻画。从作者主观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两组对立人物,正面人物是勇于追求爱情的张生、温柔美丽但不屈从于命运的莺莺,还有红娘、法聪、白马将军等,反面人物是崔夫人、郑衙内、孙飞虎等等。

这一部西厢记文本,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出版过,后来有过多次重印。

董解元西厢记

书名:董解元西厢记

校注:凌景埏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年::1962年1月版 1986年1月第四次印刷

页数::170页

定价::1.2元(当时的书籍真便宜,才1元2角)

装帧: 平装 竖排本

统一书号: 10019-1651

王实甫是地道的元朝人。在元朝之前,中国的历史是:

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金(1115-1234)

之后,才是元朝(1206-1368)的接续。

这一位董解元(可能叫董朗),大约是生存在宋、辽、金时代,在元朝之前。

古人董解元剪影

虽然生卒年月不清楚,但知道他是一名金人,至少是在金朝中做过官。

还有一点是确切的,他早于王实甫,这从他创作的西厢记可以证明。

这么说来,王实甫应该算是抄袭了董解元?

故事相同,人物相同,情节相近,按照某些糊涂脑袋,肯定算是抄袭了?!

虽然如此,历史上并没有人认为王实甫抄袭了董解元。

历史故事、历史文章,是可以反复使用同一个历史题材而不构成所谓“侵权”!

在董解元之前,大约是在宋代,就已经有了更早的西厢记戏曲。

关于“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kep/202508-14888.html

(3)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莺莺怜惜张...

  • heshimuye
    用户080910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西厢记大结局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