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社区化发展
义工工作立足社区,走社区化发展道路,组织动员社区内的力量,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服务社区需要,补充社区职能缺位,推动社区发展。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市义工联在团市委的领导下,依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共青团组织,形成了在市、区两级建立义工联、街道建立义工服务站、社区建立义工服务队(站、中心、基地)的四级义工服务网络。在服务网络的保障下,实现了社区资源的联动。平时,社区义工站组织本社区义工服务所在社区;在其他社区需要支援或有大型活动时,上级义工组织又能进行跨社区调配和集中力量统一组织,资源得到了整合和充分利用。二是立足社区,发掘社区义工资源。深圳市义工联充分调动社区内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发掘社区内深厚的潜在资源,使义工来源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实现了义工服务与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福田区莲花北社区义工站,组织社区内退休在家的老人参加义工,开展联防联治、看家护院、照料社区内残疾人等服务,既丰富了老人生活,使之发挥了余热,又使社区得益,并促使社区加大力度开展义工工作,使社区义工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三是服务社区,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市义工联通过组织社区内的居民参与义工,服务所在社区,增强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归属感,提升其参与社区管理和自治的主动性和能力。罗湖区翠竹建立了四个各具特色的义工服务基地,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参与义工,为本社区服务,使社区居民在互帮互助中提升了自己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为社区服务的能力。
(二)项目化发展
当前,政府大力推动由民间力量参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工作思路,各类民间组织已逐渐成为在政府和企业之外,服务公共职能的第三支重要力量。市义工联在服务政府公共职能方面,在国内率先探索了“政府委托”、“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形式,实现对政府公共职能的有效补充,而政府则通过拨款予以支持,形成良性发展。一是服务大型活动,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在高交会、文博会、省运会等各类深圳市大型活动中,市义工联都会以“政府购买项目”的形式组织义工参与服务,使义工的“红马甲”成为大型活动中的亮丽风景线。以义工的形式服务大型活动,既节约了行政开支,又宣传了城市的文明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文明氛围。二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以义工服务的形式协助完成部分管理职能。围绕净畅宁工程、梳理行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党政中心工作,市义工联在市交警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经费支持下,组织了交通义工、治安义工、城管义工等服务项目,在交通指挥、治安宣传、城管工作等领域,政府职能管理以温馨的义工服务的形式出现,更容易被广大市民接受,使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顺利的完成。三是设立服务项目,为政府公共职能作补充。市义工联积极为政府的公共职能服务,设立了“松柏之爱”项目服务孤寡老人、设立了“与你同行”项目服务残疾人、设立了“一起成长”项目服务孤儿,成为了党政为弱势人群服务的代表,成为了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义工服务政府职能,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则为义工工作提供了政策和财政等各方面支持,实现了良性发展,最终收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四是探索企业购买义工服务项目的形式。通过企业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为企业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提供义工服务。比如,市义工联为爱心企业清洁莲花山公园的活动提供义工服务支持,龙岗义工为企业向市民赠送免费饮水的活动提供人力支持。通过以项目服务的形式为企业的善举提供义工服务的同时,市义工联也充分整合了企业资源,并使社会得益。
(三)专业化发展
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立以来,市义工联不断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段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一是拓宽专业服务范围。深圳义工的服务范围从最初的热线电话服务,拓宽到20大项30多类服务,服务项目非常广泛,服务分工非常细致,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市义工联还通过大力发展团队义工服务,发挥团体会员在自身工作领域的优势,服务特定领域,培养了高校、口岸、机场等先进团队,为学生和广大游客服务。二是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深圳市义工联狠抓特色,加强义工服务项目的专业水平,力求使义工服务达到专业服务的水准。市义工联依托公安局、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实施了“春风行动”,为被强暴女性提供法律、医学、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了由专业讲师组成的,为青少年和外来青工讲授性生理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青春红丝带”服务项目。三是扩大专业服务地域。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深圳义工服务的足迹从深圳走向了其他省市,甚至走向了国际。98年以来的“扶贫支教计划”中,深圳义工派出3批74名义工赴贵州、山西、广西等地支教;派出医疗义工前往梅州山区开展“健康直通车”服务;为山区修建了青年志愿者路;派出了全国第一位国际义工李泓霖赴老挝支教。通过扩大服务地域,深圳义工的影响不断扩大。四是重视理论研究和探索。通过加强义工工作理论研究和探索,结合我市的实际,深入挖掘义工精神内涵,探索义工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专业的理论指导义工工作的发展,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义工服务理论体系。2004年,联合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和深圳市团校,对深圳义工的发展做了深入的调研和理论分析,出版了《中国深圳义务工作发展报告》。此外,组织义工开展社会调研服务,研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不同的视角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五是积极探索“社工+义工”建设。在义工发展中,引入“社工”队伍建设,作为全职、带薪的组织、管理力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推动社会服务力量的发展,围绕预防青少年犯罪、亲子关系、外来青工性与生殖健康、小学生校外教育和弱势人群扶助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获得了社会的好评,下一步将全面铺开“社工+义工”建设。
(四)法制化发展
市义工联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推动义工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引导广大市民在法律的层面上提升对义工的认识,有利于加强义工工作的管理,促进义工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推动立法工作。团市委、市义工联于2000年开始启动深圳义工服务的立法工作。经十易其稿,《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全方位的规范义工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深圳义工服务事业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为全国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是健全和规范义工服务管理体制。市义工联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从公开招募、入会登记、入会培训,到年度注册、档案管理、服务时间记录的管理制度,《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之后,市义工联又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健全,使之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实际操作性。2005年7月底召开的第三届义工代表大会,对义工联的章程也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三是健全义工的培训机制。义工队伍的建设、义工的专业化法制化水平的提高,义工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关键在于培训。市义工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成立了培训服务组,建立了新义工培训、专业服务项目培训、骨干的领导能力培训、特殊服务项目的高端培训等培训体制,以优质的培训,打造高素质的义工队伍;同时,还形成了骨干选拔、骨干培训、骨干考核与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在市义工联中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树型管理架构,实现了从义工中培养骨干、由义工骨干管理义工、培养义工的良性循环。四是完善义工的激励机制。深圳义工首创“五星级义工”评选机制。2005年又联合市劳动和社保局开展“首届深圳市百优义工”评选,为获奖的非深圳户籍义工调户入深。2007年,深圳将首次评选“义工服务市长奖”,将邀请深圳市长为获奖义工颁奖。
(五)国际化发展
在深圳全面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下,市义工联也坚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深圳义工的诞生,建立在深圳向香港和其他发达地区学习的基础上,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过程,是国际交流的结果,而深圳义工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国际化的进程。一是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学习国际先进义工工作经验。在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期间,深圳市义工联组织了3000名义工与近万名港澳青年、义工开展汇聚活动与交流活动。2004年,市义工联与澳门义工联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开始了深澳义工的全面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际义工的交流和学习,共同发展进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实现了与国际全面接轨。二是参与国际性义工活动。12月5日是国际义工日,市义工联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庆祝和表彰仪式,表彰每年涌现出来的优秀义工和义工组织,与全世界义工一起欢度义工自己的节日,其中,2001年是国际志愿者年,名为“四海同心”的我国庆祝活动也在深圳举行。2004年,深圳义工还注册成为国际组织“全球青年服务日”组织当年的唯一在华代理机构。市义工联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性义工活动,与全世界义工同步开展义工服务,不断扩大深圳义工从国内到国际的影响力。三是加强义工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市义工联积极打造国际化义工队伍,积极参与国际义工服务。2002年,市义工联派遣了全国第一位国际义工李泓霖赴老挝服务,2002年底组织了六名国际义工赴缅甸支教,还将组织国际义工支援非洲。深圳义工走出了国门,将中国的志愿工作在全世界作了宣传。同时,深圳义工联还积极吸纳在深的外籍人士加入深圳义工,涌现出了盐田外国语学校的斯科特老师等优秀外籍义工。 服务宗旨 服务社会,传播文明
义工精神 参与、互助、奉献、进步
互助理念 助人自助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不认识你,我要谢谢你
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 截至2013年,深圳市义工联直属的服务组有20个,以成立先后时间分别是:
(01)热线服务组
(02)快乐成长组
(03)学生服务组
(04)松柏之爱组
(05)秘书后勤组
(06)义工艺术团
(07)义工杂志组
(08)社会调研组
(09)生命之光组
(10)与你同行组
(11)培训服务组
(12)环保生态组
(13)网络服务组
(14)文化服务组
(15)关爱探访组
(16)拥抱阳光组
(17)消防安全组
(18)捐血献髓组
(19)赛会展会组
(20)慈善公益组
“陶老师”工作站的简介
一、基本定位
志愿者工作站是昆明南博会志愿者工作的基层组织,在志愿者工作部的统筹下,与志愿者工作办公室共同负责本校师生(留学生)、本区内社区、单位和个人志愿者的宣传发动、培训管理和组织运营、表彰激励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各工作站根据志愿者工作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站设施建设,并做好人员配备工作;
2、做好宣传动员、报名登记、资料整理、信息汇总、筛选审核工作,协助志愿者工作部做好培训管理、组织运营、表彰激励工作;
3、做好工作站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系统维护,加强与南博会志愿者工作办公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4、完成好志愿者工作部交予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好班子,明确职责。要积极贯彻落实南博会志愿者工作部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南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志愿者工作站,切实履行志愿者选拔、培训、管理等一系列的职能,为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二)精心组织,精挑细选,确保优秀。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为志愿者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相关保障;要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和大型赛会通行做法,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志愿者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广泛发动,加强宣传,扩大效应。要充分发挥各工作站社会动员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争取和利用好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要在落实南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之成为城市流行的生活时尚。
“陶老师”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在江苏省文明办、南京市文明办的关心与支持下,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晓庄学院承办,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帮助与支持、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公益机构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培训基地;也是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办并提供专项资金,以高校为专业支撑,为本地区中小学生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系统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陶老师”工作站的前身是开通于1992年12月的“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与投诉电话”。2004年11月28日,“陶老师”工作站正式成立,由“陶老师”热线、“陶老师”心理咨询中心、“陶老师”心理辅导流动服务站和“陶老师”信箱四个基本工作单元构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健维护系统。 2005年11月30日“陶老师”热线启用新号码96111,成为国内首家短号码心理热线。2010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在“陶老师”工作站成立,担负起在全国推广“陶老师”工作站模式,指导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工作站的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工作形式包括24小时热线电话、QQ谈心、微博微信互动、当面咨询与治疗、紧急现场干预、基层学校现场咨询服务、咨询信箱、社会公益性科普工作等。
江苏省文明办、南京市文明办和南京市教育局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陶老师”工作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南京市教育局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的运行费用。如今的“陶老师”工作站拥有40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12条电话热线的配置,拥有家庭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与物理辅导室、艺术放松室、音乐辅导室、热线工作室、沙盘辅导与训练室、儿童游戏辅导与活动室、团体辅导与活动室、专业督导室、专业培训室等30多个功能室。工作站已成为融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机构。到2014年6月,“陶老师”工作站已先后建立玄武、沿江、高淳、江宁、溧水、雨花六个分站。总站现有人员11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6人,专职工作人员6人(其中2人兼做面询师),兼职志愿者112人(其中面询志愿者35人,热线志愿者71人,同时兼做热线员与面询师5人)。专业资质:有学校心理咨询员资质61人;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4人;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30人;美国艺术治疗执照协会认可认证Board Certified Art Therapist1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助理1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11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2人。
“陶老师”工作站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专业优势,还应邀参与多项国家级人性关怀项目及其他服务,并成为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政策、规划起草与实施、培训及指导的专业基地,培训了大量学校心理咨询员,直接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陶老师”工作站正建成为国内一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专业基地,成为江苏窗口、南京形象,心理健康领域的交流平台,为广大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专业服务。
关于“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wiki/202507-754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