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我国新医改的政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新医改的政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国新医改的政策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以下是我国新医改的一些主要政策:
1.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和监管机制,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2.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医疗联合体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发展互联网医疗。
3.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落实药品分类采购政策,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降低药品价格。
4.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院绩效考核和监管。
5.医疗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医疗监管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6.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7.医药科技创新:加强医药科技创新,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8.医疗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我国新医改的政策旨在从多个方面深化改革,破解医疗难题,保障人民健康权益。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附件
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二、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四、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五、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六、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八、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九、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关于“我国新医改的政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wiki/202507-983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国新医改的政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新医改的政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国新医改的政策是...
文章不错《我国新医改的政策》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