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残唐十六猛将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残唐十六猛将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残唐十六猛将排名如下:
1、勇南公李存孝
李存孝是残唐第一高手,实力不仅在十六杰中第一,也已超过晚唐五老。在残唐中李存孝的地位,就犹如《说唐》中的李元霸,马前几无三合之将。
2、浑铁篙王彦章
王彦章是残唐第二杰,手使一条长二丈,重一百二十斤的浑铁船篙。在当时王彦章的名声也是很大,臂力过人,武艺超群的传说直传几百里外,连朱温都曾请过他。
3、白马银枪高思继
五侯进犯太原时,高思继负责押运粮草。在当时十三太保率轻骑夜刦五侯营,击败金刀大帅赫连铎,二捉邓天王,惹得五侯兵马惊惧不已。正巧这时高思继回来了,而李存孝也因得了卸甲风不能出战,一时间高思继连败唐军七十二阵。
4、金统帝黄巢黄巨天
黄巢是北枪王张处让的徒弟,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精髓。在长安城比武夺武状元之时,黄巢独镇武科场,一举夺下武状元,被唐僖宗御赐为武状元。不想,唐僖宗嫌弃黄巢面貌丑陋,革除了他的功名。这才有了黄巢愤题菊花诗,祥梅寺试剑造反,夺取长安城,建立大齐。
5、金刀王刘暠刘智远
在残唐时代多是用枪高手,除却李存孝槊法无敌外,就要数几位用刀高手了。在十六杰中,刘智远刀法第一,他惯使一柄安汉金刀,有一手春秋刀法,刀法绝伦。
6、火山王杨衮
杨衮是残唐六友之一,他的九耳八环金刀法是残唐一绝。杨衮从小就学会了家传刀法,却不喜欢刀法,他更喜欢的是枪法,因此拜了夏鲁奇为师,学会了北霸六合枪。
7、铁枪王彦竜
王彦章重出后,大战宝鸡山。当时王彦章枪挑李嗣昭,惹得李存龙、李存虎、李存豹、李存海、李存江、李存受六位太保出阵,却被王彦竜拦下,十几个回合全部挑死。其后,王彦竜七合杀的晋王大败,不料追赶时,李存孝显灵,王彦竜惊吓过度,摔下马吐血而死。
8、红袍周德威
残唐第八杰周德威是晋王李克用的军师,手中一柄方天墨玉戟,戟法出众。再者,周德威还是后辈英雄中的箭术第一人,一张六钩弓可以百步穿杨。
9、白袍大将史敬思
史敬思原是直北帅李友金手下大将,以忠勇而威震直北。晋王李克用平黄巢之乱时,李友金将史敬思和郭景铢送给了。李克用大喜,将两人封为了左右护卫大将军。后来太平桥之战时,史敬思护卫李克用冲杀万军,盘肠大战梁军二十六将。最终朱温下令弓箭手射箭,史敬思连中数十箭,自刎而亡。
10、白玉将葛从周
早年在山东之时,葛从周就有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的名头。到唐朝开科考场之时,葛从周与大哥黄巢一起前去比武,半路之上曾杀败铁枪邓天王。因黄巢被驱逐,几兄弟一起上了太行山起义反唐。
11、大刀孟绝海
孟绝海也是黄巢的结拜兄弟,大齐的五虎将第二名。不过,孟绝海比较倒霉,遇上李存孝两招就被走马活捉了。李存孝用手臂夹着孟绝海返回之时,看他不老实,手臂越夹越紧,竟然活活夹死了他。
12、铁枪将邓天王
邓天王初学艺之时,枪法未学完就自以为天下第一,跑出了师门。谁知在大齐之时,李存孝一回合就生擒了邓天王,下令将他斩首。
13、丑鬼朱温
武科场比武之时,朱温也曾出战。初次出战,朱温就连胜四杰,其中包括张归霸。其后,黄巢上场后,轻易就打败了朱温。不过,朱温也获得了个探花,但他长得太丑,如同黄巢一样被革除了功名。
14、银枪将张归霸
张归霸是张处让的儿子,与黄巢同出一脉。不过,别看张归霸是张处让的儿子,却没学到献把梅花枪精髓。因为当年张处让跟随庞勋造反兵败后隐居,他的三个儿子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也是被通缉流落于四方,一直没有见过父亲。直到遇见黄巢,他将献把梅花枪代师父传给了张归霸三兄弟,张归霸悟性最好,枪法学的是最精。
15、铁锤将庞师古
铜台府之战时,朱温被铜台军追杀差点丧命。关键时刻,庞师古下马冲来,以铁甲护住朱温,手舞流星锤冒箭前冲。等到战马之前时,庞师古放下流星锤,提起二柄镔铁轧油锤杀入铜台军,轻败岳彦真、毕龙、戚豹,带朱温安然回营。
16、大太保李嗣源
在残唐之中,李嗣源也不乏有战绩。只是李嗣源毕竟到十六杰了,面对十六杰之外的对手还可以,面对十六杰中的张归霸也是大战五十回合后就不行了。不过,这也比隋唐中的单雄信好多了,单雄信位列隋唐第十八条好汉,却被第十七的尉迟恭三两下打败了。
卓吾子评:王彦章屯兵鸡宝山二年,百战百胜,勇冠三军,为强梁弼辅。
这一评价却也属实,在李存孝死后,晋王李克用虽率号称百万的大军,但在王彦章的十万梁军面前,却难以前进一步;全军势颓,无有敢与之争者;与王彦章对阵的晋将,几乎无一生还;战场上,晋军见王彦章,无不丧胆,惊得士气全无;晋军势大,却是败势,到晋王李克用被气死,潞州王权掌军印,李嗣源借得一支生力军后,才扭转了局势。
大太保李嗣源借得的这支军队是直北大潼李友金的兵马,其帐下有一名将,北平人,个子小,长得清秀斯文,面如傅粉,战场上屡次被嘲笑为“小孩儿”,整是这个“小孩儿”般的名将,才终究了王彦章的不败神话;这个名将就是史建唐。
关于史建唐,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满七尺”、“不过四五尺长”的身高,让史建唐遭遇了不少的尴尬和难堪,但论战绩武艺,史建唐却是不俗,在战场上,史建唐大战王彦章,二将相斗二百余合,不分胜负;可见其武艺却也出众。
史建唐打败了王彦章,但并没有将王彦章斩杀;史建唐智勇双全,武艺不输王彦章,又有智计,一鞭子打得王彦章抱鞍吐血,心惊逃跑;晋军屡次败阵连折大将,在此一战后,终于有了喜色和士气;晋将领的胆气重生;之后,援军不断到来,梁晋攻守之势易与,局势扭转,大败梁军斩杀王彦章的机遇逐步形成。
第三十八回中,王彦章斩了高思继,史建唐助阵晋军,智勇齐下,一鞭子把王彦章打得吐血,王彦章杀开一条血路,从南阵逃生,经此一役,王彦章率领的梁军拉开了失败的帷幕;而晋军士气渐起,又添援军,军心更振。
第四十二回,五龙逼死王彦章,这五龙就指的是五个皇帝;当然,此时这五人尚未开朝立代,还是一员将领,有哪五个皇帝:李存勖、李嗣源、石敬塘、刘知远、郭彦威。
1、李存勖,后唐庄宗皇帝,是十三太保中的三太保,是晋王李克用的亲生子,在十三太保中身份特殊;在后续战争中,晋军大破梁军,甚至灭掉了大梁,虽然晋王李克用死后,战争期间由潞州王李杰权掌王印,但在灭梁后,也是拥立李存勖登基称帝。
在四十三回中,唐兵进入大梁,大梁灭亡;众唐室王子商议,“李存勖是晋王嫡子,志气远大,英雄无敌,当应天顺人,以承大统。”众人共立为帝,是日即位,称号后唐庄宗皇帝。改元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
2、李嗣源,唐明宗皇帝,是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晋王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屡经战阵,是勇猛的战将,晋王李克用在世时,就多次与之出征;唐梁大战中,也多次借兵助阵。
在四十四回中,李嗣源入洛阳,文武百官三上笺请嗣源监国,后继皇帝位,称号明宗皇帝,改元天成元年。
3、石敬塘,晋高宗皇帝;在唐梁战争后期,史建唐扭转了攻守局势,援军助阵,其中有一支就是石敬塘,石敬塘当时任节度使,降唐后,潞州王大喜,封为都指挥之职。
4、刘知远,汉高祖皇帝,刘知远在演义中出场较早,第三十六回中,刘知远随晋王伐梁,亲上阵,大战王彦章,论武艺,刘知远并非王彦章对手,与王彦章大战五十余合,被王彦章一鞭子打到吐血,逃脱生还。战争中,一直在唐军中。
5、郭彦威,周太祖皇帝;在唐梁战争后期,与石敬塘一同归降唐军,为唐军助阵,当时也任节度使,潞州王封为都指挥。
五龙齐至,王彦章死期不远。
唐军连番佯输,引诱王彦章入阵,五帝结出五方五帝阵已成,王彦章在阵中左冲右突不得生路,东南上郭彦威杀来,正南上刘知远杀来,正西上石敬瑭杀来,正北上李嗣源杀来,中央李存勖杀来。五帝齐出,王彦章走投无路,自刎而死。
王彦章确实是一名了不得的大将,唐末五代时局混乱,各藩镇诸侯相互攻伐,名将辈出,贤士纷纭,在众多的能人名士之中独树一帜,成为佼佼者,不可谓不是一名能力超群的璀璨将星;虽然前有李存孝的不败神话,后有史建唐的势均力敌,但王彦章的武功却也引人瞩目。
乱世之中,能人贤士多会主动选择明主投靠,虽然朱温建立了大梁,名为一国,但其猜忌多疑荒*无耻断送了自己的朝代,若王彦章审时度势,有智慧明眸看清了朱温和大梁的前景,投靠在晋王麾下建功立业,是否会成就一番名将传说呢?
关于“残唐十六猛将排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zhis/202507-643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残唐十六猛将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残唐十六猛将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残唐十六猛将排名如...
文章不错《残唐十六猛将排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