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茯苓的食用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茯苓的食用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茯苓的食疗保健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1、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茯苓食谱
材料:茯苓、干菊花、黑芝麻、瘦肉、姜片、盐。
做法:1、先将茯苓、干菊花冲净;黑芝麻洗净,稍浸泡;2、瘦肉洗净,要斩大块,在开水里面过一下血渍;3、在锅里放如清水,烧开后,放入茯苓、黑芝麻、瘦肉和姜片,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然后放入菊花,再煲2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的盐和其它调味料即可。 功效:茯苓芝麻菊花煲瘦肉有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益精血,润肠燥的效果。
茯苓黑鱼汤
用料:茯苓10克、黑鱼600克,盐适量。 制法:黑鱼宰杀后,将其清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和10个茯苓,煮沸后烙成浓汤,加盐调味即成。功效: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补虚安神,润肌美肤。可改善脾虚湿阻,泄泻水肿,心烦失眠等症状。 注意:过敏者禁用。
茯苓栗子粥做法是什么?
但某些方面板栗的营养更高于粮食。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人们恐怕很难想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虽然达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亮油油的栗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强心的功用,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咸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品尝它。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范博士说: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6~7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范博士还建议,人们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范博士提醒消费者,选购栗子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金黄。金**的果肉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间有些发褐,是栗子所含酶发生“褐变反应”所致,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没有危害。
板栗俗称毛栗子,是我国的特产,享有“千果之王”的美誉。板栗中约含糖60%、淀粉26%、蛋白质3。7%、脂肪2%,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板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等功能,十分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
板栗的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风干栗子:用网袋将板栗悬挂风干,每日吃15个生票子,吃时要细嚼慢咽。可治老年肾亏、腰腿酸软。 (2)栗子粥:取栗子 10个和大米适量,共煮成粥,也可将栗子风干磨粉,粥成兑入,再加适量红糖后食用。
可补肾气、强筋骨、治腰腿无力。 (3)糖水板栗:取于板栗30个,加水煮熟,再放适量红糖后食用,可治病人体虚、四肢酸软、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茯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 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制作栗子粥的原材料有:糯米100克,栗子10两(约 150 克)。调料:糖桂花适量。制作方法:栗子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煮捞 出后浸在凉水中,去壳取肉, 搅拌 机打磨成粉状。糯米淘洗净,人清水泡至颗粒充 分吸水膨胀,与适量清水一同放入锅 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30钟,加入栗子粉继续煮约20分钟至米烂 粥稠,最后撒上糖桂花即可。提示:栗子煮熟去壳后,也可用勺子压成泥状使用。加水先煮栗子、粳米、大枣;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有湿、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栗子茯苓粥它的原材料有栗子、粳米各100克,红枣10个,茯苓 6克,白糖少许它的做法是将栗子用刀切开一个口,放入温水中浸泡, 剥去外壳及种皮,冼净,切成小块,与粳米、红枣、 茯苓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炖煮,待熟时调入白糖, 稍炖片刻即成。它的主治功效有助消化,止泄泻。
关于“茯苓的食用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zlan/202507-1004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茯苓的食用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茯苓的食用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茯苓的食疗保健茯苓...
文章不错《茯苓的食用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