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

网上有关“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拼音: wàn rén kōng xiàng

典故: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例子: 此时路旁看的,几于~,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万人空巷”的古今义及其规范

汪少华

提要:“万人空巷”的“巷”,辞书释作“街巷”是错误的,应释为“住宅”。成语“万人空巷”保留了“住宅”古义,这一古义不被辞书所揭示反而一直误解为今义。这歧中有歧是造成“万人空巷”使用混乱的根源。既然“万人空巷”意谓万人空宅,而现代传媒往往视“巷”为街巷,那么不妨“鹊巢鸠占”,对于形容大街小巷空寂无人、家家满满当当的用法予以认可,鼓励使用;而对于形容倾巢而出、家家空空荡荡的用法,不再用“万人空巷”而一律改作“万人空宅”。

刘洁修先生(1985)指出:“由于汉语成语的历史性很强,势必在一部分成语中遗留下古字义,如果不能正确阐发,就有可能妨碍对整个成语的理解,甚至导致曲解。另一方面,整个成语可能同时并存古今义,其间的差别须要分辨清楚,否则也有可能把今义硬套在古义的例证之上。”成语“万人空巷”,恰好属于既有曲解又并存古今义的情况。

对于“万人空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释作“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辞海》释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都把“巷”释作“街巷”或“街道”。其实这是误解。

首先,从情理上说,“巷”不应是“街巷”。“万人空巷”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既是倾巢而出,从表达效果上考虑,说家家户户都空了岂不直截了当,说街道上空了岂不迂远间接?“万人”极言其多,街道上人多毕竟不如家家户户人多。例如——

1、波兰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了我们以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现在还能够清楚地回忆起在波兰各地多次看到的动人场面。尽管下着大雪,人们万人空巷地出来欢迎我们。他们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争着向我们献花,同我们握手。(周恩来《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人民日报》1957年3月6日第2版)

万人空巷意思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每家每户的人都从巷子里走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一、拼音

万人空巷的拼音是wàn rén kōng xiàng。

二、近义词

1、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2、万头攒动:形容群众聚集的景象。

三、反义词

1、穷乡僻壤:指贫穷落后、荒远偏僻的地方。

2、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暴政等使人民贫困、破产、流亡和死亡的荒凉景象。

四、出处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五、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万人空巷的造句:

1、在万达广场营销中心门外则是万人空巷,人头攒动,彩旗飘展。

2、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天启国上上下下顿时炸开了锅,女人掩面哭泣,男人心花怒放,一瞬间万人空巷,竟是统统朝着苏家庄园涌去。

3、市区内的几条游戏街造成了万人空巷的罕见局面,而几个游戏头盔、游戏眼镜的售卖处却排起了万人长龙。

4、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此时的场面也不为过,北城的居民都从家里涌了出来,携儿带女,都盼望着得到这份高薪的差事。

5、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此亦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

万人空巷是热闹还是冷清

万人空巷意思:

万人空巷,这个词语的意象丰富,给人一种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感觉。它的含义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景象,当某一重大事件或庆典发生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走出家门,聚集在街头巷尾,共同庆祝,使得原本熙熙攘攘的巷子变得空空如也。这种现象被称为“万人空巷”,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象征。

首先,我们来深入剖析“万人空巷”这个词语的含义。字面上看,“万人”指的是数量众多的人们,“空巷”则指的是原本拥挤的巷子变得空旷无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盛大庆典或重要事件发生时,人们倾城而出、聚集在街头的盛况。它体现了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对庆典活动的热情参与,展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句来更好地理解“万人空巷”的用法。例如:“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这个例句描绘了当喜讯传到北京城时,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广场上举行庆祝游行的盛况。这种场景充分展示了“万人空巷”的热闹和喜庆氛围。

此外,“万人空巷”这个词语还具有一些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对集体生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万人空巷”的现象仍然时常出现,如春节晚会、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共同庆祝,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万人空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个词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成为了表达喜庆、祥和、盛世等意象的重要词汇。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寄托。

综上所述,“万人空巷”是一个释义丰富、意象生动的词语。它描绘了重大事件或庆典发生时人们倾城而出的盛况,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个词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挖掘“万人空巷”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万人空巷是热闹。

“空巷”指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来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出自宋代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万人空巷”是一个很容易将意思理解错误的成语,它常被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场面的盛况,表达的是人很多,聚集在一起欢庆的情形。识记方法:大街小巷之所以没有人,是因为“万人”都聚集在某个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内人很多,导致其他巷子里没有人,造成“空巷”的情况。

万人空巷造句:

1、电视里传来足球队夺冠的消息,一时万人空巷,人人出来庆贺。

2、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放,在全国各大城市产生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

3、听说山伢子带回来一个洋媳妇,观看的人万人空巷,那么宽的街道都已人满为患了。

4、这雄壮的队伍在大街上走过,路两旁挤满了欢迎的人们,几乎万人空巷。

5、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关于“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zlan/202507-4171.html

(13)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16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拼...

  • heshimuye
    用户071607 2025年07月16日

    文章不错《万人空巷形容人多还是人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