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杜的词语释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的词语释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华字典详细解释
杜
dù
名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birch-leafpear〗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
杜
dù
动
堵塞〖stop〗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close〗。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杜绝,制止〖breakoff〗。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冲击〖impact〗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拒绝〖refuse〗。如:杜黜(排斥,黜退)
常用词组
杜弊清源
dùbì-qīngyuán
〖stopallcorruptpracticestocleanupsource〗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杜甫
Dùfǔ
〖DuFu〗(712—770)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杜甫草堂
DùFǔCǎotáng
〖DuFu'sthatchedcottage〗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流居成都的故居,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浣花溪畔,内有杜甫石刻像、工部祠、诗史堂等,1954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 。
杜渐防萌
dùjiàn-fángméng
〖nip(crush,check)thematterinthebud;desteroyevilsbeforetheybecomeapparent〗渐:指事物发展的开端。萌:萌芽。杜绝渐生的变故而防患于未然。
复制孝经,广陈德行,杜渐防萌,预所有抑。——《三国志·秦宓传》
杜渐防微
dùjiàn-fángwēi
〖beprecautiousbeforehand;guardagainstcreepintcorruptionormalpractice〗见“防微杜渐”
杜鹃
dùjuān
〖cuckoo〗∶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Indianazalea〗∶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杜鹃啼血。
dùjuān-tíxuè
〖cuckoolament〗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杜绝
dùjué
〖putanendto〗堵塞、彻底制止。
杜绝一切贪污和浪费。
杜康
DùKāng
〖DuKang〗传说中酒的发明者。周人。后作为美酒代称。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口裹足
dùkǒu-guǒzú
〖toofrightenedtospeakormove〗闭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
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史记·范雎蔡泽传》
杜口结舌
dùkǒu-jiéshé
〖shutup,keepingsilence〗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亦形容十分害怕。
杜口结舌,心中怫郁。——汉·焦延寿《易林》
杜门
dùmén
〖closethedoor〗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杜门不出
dùmén-bùchū
〖closethedoorandrefrainfromgoingout〗关起门来,不再外出。比喻不与外界交往或隐居
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史记·商君传》
杜门谢客
dùmén-xièkè
〖shutoutvisitors;closeone'sdoortovisitors〗闭门深居,谢绝来客。形容与外界隔绝,隐居度日
唐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缁流作佛事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杜牧
DùMù
〖DuMu〗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
杜塞
dùsè
〖stop〗阻止;堵住;阻塞
杜宇
dùyǔ
〖cuckoo〗杜鹃鸟的别名
杜仲
dùzhòng
〖eucommia〗一种很耐寒的中国乔木,在外形上类似榆树,花绿白色。树皮和叶子提取的胶有绝缘性,用来包裹电线。树皮可入药
杜撰
dùzhuàn
〖fabricate;makeup〗臆造;虚构
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便耳。——王懋《野客丛谈》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红楼梦》
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dù]
[《广韵》徒古切,上姥,定。]
(1)木名。即杜梨,也叫棠梨。一种野生梨。
(2)香草名。杜衡,又名杜若、土卤。
(3)冲击。
(4)堵塞,封闭。
(5)断绝,制止。
(6)虚构的,随意臆造的。参见“杜撰”、“杜田”。
(7)方言。自己,自家。
(8)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9)姓。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杜;康熙笔画:7; 页码:页512第0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动五切,音?。说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玑·草木疏赤棠,子涩而酢,无味。木理韧,可作弓干。与《说文》不同。 又塞也。书·费誓杜乃擭。周礼·夏官·大司马犯令凌政则杜之。 又尔雅·释草杜荣。注似茅,皮可为索。 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缭之兮杜蘅。又方言东齐谓根为杜。又涩也。 又本草杜仲,药名。 又博雅·释虫杜伯,蝎也。 又姓。广韵本帝尧刘累之後。出京兆、濮阳、襄阳三望。 又集韵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类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晋有杜蒯。
考证:〔尔雅·释虫杜伯,蝎也。〕 谨按所引出博雅非尔雅,尔改博。幷照原文蝎改蝎。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六木部 编号:3414
杜,[徒古切 ],甘棠也。从木土声。
Portal:道教人物简介
杜受田简介如下: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皇子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即位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杜受田所获荣誉
杜受田逝世后,清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有清一代,谥“文正”者仅八人: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杜受田的丧事,规格高得异乎寻常:赏陀罗经被、赏银五千两、赠太师大学士、命沿途地方官亲自照料护送灵柩。咸丰帝还打破常规,不待内阁票拟,自行特谥“文正”。11月15日,咸丰帝亲自到杜府奠醊,抚棺洒泪,悲悼实深,在场者无不动容。
有关杜甫的资料
道教百科全书网站 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 已有 5,317 篇中文条目 ■ 中心简介 ■ 资料库简介 ■ 网站指南 ■ 联系我们 ■ 支持发展 ■ 常见问题 新闻|历史| 人物|信仰|经典|神仙|宫观|修持|仪式|艺术|音乐|文学|研究 先秦两汉
大成子 刘奉林 邛疏 尹轨 杜冲 彭宗 宋伦 冯长 王乔 姚坦 周亮 匡续 宋来子 琴高 苏林 郭四朝 马成子 乐子长 尹澄 王探 鲍叔阳 裴玄仁 茅盈 茅固 茅衷 戴孟 周义山 王仲都 王褒 山世远 刘京 刘翊 李脱 皮玄耀 王谷神 乐钜公 安丘望之 刘讽 矫慎 史通平 张陵 王长 李忠 赵升 赵芮 丁令威 王诚 杨波远 赵威伯 魏伯阳 宫崇 帛和 马明生 阴长生 栾巴 李翼 封衡 张皓 刘图 玄俗 王远 淳于斟 张衡 张角 张梁 张宝 刘文饶 张修 张鲁 东郭延 张盛 干吉 司马季主 王妙想 夏馥 任光 张奉 姚俊 毛伯道 冷寿光 李整 皇甫隆 王纲 韩崇 张礼正 王真
? 魏晋南北朝左慈 兰期 路光 葛玄 谌母 王玮玄 张祖常 严青 石春 李寛 李阿 张玄宾 孟优 介琰 杜契 孙寒华 介象 李明期 王晖 冯生 梁卢 张重华 易退 罗文佑 张忠 李根 谢允 陈兴明 陈瑞 施存 郑隐 尹道全 范长生 尹虔子 郑景世 平仲节 赵广信 吴丹 许逊 丁义 吴猛 陈勋 时荷 施岑 甘战 周广 曾亨 彭伉 钟离嘉 黄仁缆 盱烈 魏华存 鲍靓 葛洪 贺栾 陶淡 王浮 许迈 陶烜 王玄甫 文斤 王子瑶 郭元祖 李知常 杜济世 许谧 杨义 许翽 许黄民 马朗 马罕 梁谌 王嘉 孙彻 马俭 单道开 王纂 葛巢甫 赵昱 范豺 杜炅 孙泰 孙恩 卢循 沈警 任敦 刘凝之 孟钦 李和 成公兴 寇谦之 李皎 罗崇之 吴邵 刘纲 柳棨 郭文 张昭成 张椒 张回 张迥 张符 杜京产 诸慧开 徐灵期 尹通 孙游岳 陆修静 宋文同 徐启玄 陈慧度 张昙要 张始珍 王道义 王灵舆 邓郁之 邓欲之 禇伯玉 陶弘景 周太玄 桓法闿 潘洪 孙文韬 牛文侯 毋始光 陈宝炽 廖冲 卢度 周子良 顾欢 蒋负刍 薛彪之 杜昙永 孟景翼 叶国重 许灵重 成童孙 马枢 钱妙真 李顺兴 饶道亨 东乡宗超 张法乐 韦节 侯楷 王延 严达 许明业 双袭祖 于章 歧晖 臧矜 长孙炽 焦旷 萧子祎 孟道养 庾承仙 孟智周 章旻 方谦之 黄观子 白玉生 张叔隐 李抱祖 曹宝 杨超 王远起 淳于普洽 张诜 张允之 殷法仁 王霸 由吾道荣 孙韬 刘简
诸糅 ? 隋唐五代李千乘 卢太翼 徐则 丁玄真 巨国珍 胡隐遥 刘进喜 王远知 李元基 李少微 张惠明 成玄英 韦善俊 孟诜 刘无待 李仲卿 黎兴 方长 张君相 李奉时 陈道冲 孟静素 田仕文 王轨 王柯 孙思邈 张鼎 萧灵护 潘师正 刘道合 魏降 李荣 王悬河 孟安排 万振 魏徵 李淳风 薛颐 叶慧明 叶法善 黄灵微 刘知古 周玄度 刘玄博 黄颐 秦世英 阮孝波 邢虚应 王希夷 尚献甫 尹文操 王玄览 王大霄 李思慕 蔡伟 杨通幽 何琼 胡惠超 史崇 张万福 朱君绪 暨齐物 王玄宗 白履忠 司马秀 邢和璞 司马承祯 赵仙甫 王虚正 吴筠 罗公远 章寿 王旻 张果 贺知章 李筌 申元之 刘无名 薛季昌 薛幽栖 赵惠宗 张若讷 尹愔 张氲 张探玄 李含光 申泰芝 田名德 刘若水 付仙宗 杨泰明 张直 韦景昭 张太空 黄洞元 谢自然 邓思瓘 翟法言 徉狂道士 舒虚寂 向道荣 任可居 汪子华 刘玄和 王颜 吴善经 马凌虚 田太神 胡 *** 元丹丘 冯佑 王虚无 任新庭 丁飞 任放 泰系 商栖霞 崔希范 刘白云 李升 张子祥 张通玄 张恒 张光 张慈正 张高 张应韶 张颐 张士元 张修 卢眉娘 董师元 蔡如金 蔡明凌 程太虚 俞灵璝 轩辕弥明 卢道元 陈少微 贾自然 申甫 张九垓 张德诚 伊祁玄解 陶植 符契元 能去尘 邓延康 钟离权 郑思远 吕喦 陈朴 王损之 朱姚椎 洪志 叶静能 韩湘 刘从政 赵归真 元阳子 徐灵府 刘元靖 吕志真 王杞 左元泽 施肩吾 隐芝内秀 梅彪 周隐遥 陈蓬 柳默然 田虚应 陈寡言 冯惟良 应夷节 叶藏质 刘介 沈观 侯道华 胡愔 轩辕集 王灿 吉宗老 廖通元 叶迁韶 李浩 丁紫琼 吴守元 祖舒 京里先生 幻真先生 贾嵩 李玄真 苏元朗 孙智清 马湘 沈知言 金可记 王昌遇 熊德融 张谌 张兼一 张善 张季文 赵知微 谭峭岩 刘处静 吴法通 王奉仙 张素卿 李竦 王仲甫 王锡 曹唐 王睿 王长生 赵初阳 宋玄白 何怀宝 岑道愿 许碏 成无为 张仁表 郑(王长) 陈法明 裴浩中 舒道纪 刘方瀛 酆去奢 闾丘方远 刘得常 杜从法 还阳子 郑文叔 李冲昭 聂师道 杜光庭 吴涵虚 郑遨 梁文矩 尹嗣玄 郑玄章 甘凝 申迅 司马凝正 燕真人 彭晓 李良佐 陈守元 率子廉 沈庭瑞 强思齐 伊用昌 郭玉隆 傅央焴 姚庄 高奭一 景成先生 洪居敬 王松年 强名子 傅洞真 谭峭 张远霄 张若海 范翛然 张荐明 聂绍元 杨讷 杨樵 郭无为 黄万户 杨保宗 杨仙公 万祐 范德昭 屈突无为 李守微 谭紫霄 陈抟 刘操 王栖霞 张无梦 贺兰栖真 倪少通 陈靖姑 林九娘 李三娘 许坚 王筌 方贫乐 严道性 严道隆
? 宋辽金元徐定辞 刘方 曹谷就 李涵虚 马自然 萧道存 柴通存 苏澄隐 柳冲用 张元德 王若海 王鼎 马志 刘若拙 张白 张元化 王常 林太古 梁筌 丁少微 刘希岳 李志升 赵自然 成延昭 饶洞天 张契真 舒知雄 石仲元 蒋元吉 万保冲 甄栖真 朱自英 吴夲 孔应期 方希辨 徐熙春 张伯端 刘景 曹佾 胡元雅 林默娘 张守真 吴崇岳 王怀隐 张绍英 毛奉柔 洪圣保 刘子颙 刘从善 杨任丁 王提 邱允迪 谢佑 孙夷中 欧阳道隆 朱友 郑自清 兰方 赵抱一 张正随 张乾曜 张嗣宗 张象中 张敦复 周方 刘玄良 杨在 叶绍先 李思聪 袁惟正 石泰 余元吉 徐守信 全若水 苗希颐 刘混康 陈景元 孙元明 陆惟忠 郑德普 崔道昌 王道延 司道明 宋道安 张德容 张润子 魏汉律 秦志通 汤友成 笪净之 何居中 林灵素 沈若济 武元照 薛式 王老志 王仔昔 陈琼玉 邹希衍 周史卿 昌虚中 吴应能 吴应言 妙明真人 刘大彰 刘应真 卢仲璠 张景瑞 张继先 张时修 石自方 萨守坚 张穆之 王文卿 万宗师 邹铁壁 王善 王茂端 王契真 杨希真 毕道宁 刘益 黄知微 徐希和 甯本立 胡用琮 黄希旦 詹太初 贾善翔 何德顺 李少微 汤用明 陈希微 荣阳 蒋景彻 李景和 傅霄 冯观国 李景(日英) 王秉文 章居简 刘烈 金良之 张守真 杨维 王应廉 李博 李德光 余卞 秦辨 田端彦 卢至柔 唐子霞 何得一 徐知常 卢野 景知常 申元道 龚元正 邹葆光 刘卞功 刘元道 张虚白 林虚极 骆守明 皇甫坦 傅得一 徐守经 秦汝达 何中立 邹? 留用光 邢汝嘉 谢守灏 张道清 陈楠 薛汝积 蒋叔舆 杨介如 张景渊 曹侍德 王本豫 杨权 任元阜 王袭明 雷道之 朱桔 郑清恺 鲍志真 叶森 白玉蟾 孔希喦 留元长 黄澄 胡元周 项举之 皇甫靖 梁悟真 李冲寂 王希美 元妙宗 路时中 温抱一 张正夫 华英 朱桐元 张明 徐向真 范伯慈 盛旷 马之瑶 上官道人 王道坚 祝永佑 李嘉谋 刘混成 刘虚谷 李景祈 谢显道 陈崇政 李妙成 黄若谷 赵子甄 唐守澄 王宁素 刘迁 冯太申 王承绪 王明志 程昭 李光玄 潜真之 任照一 黄居真 赵大信 郑德安 陈田夫 蒋融庵 刘词 赵民 赝图 陈洪范 李景元 蹇昌辰 董南运 王洞章 萧惟亿 袁宗善 张崇一 薛洞真 徐处尚 吕惟一 吕保成 郑保和 李保纯 李珏 罗晏 周霞 翟汝文 郑观国 黄彦达 孙元政 邓安道 吕云 邹应博 彭耜 王若时 邵若愚 刘道怀 陈桷 陶源静 吴悮 张椿龄 陈葆光 胡混成 毛道人 刘敖 刘永年 陈达灵 翁葆光 龙眉子 何守澄 杨甲 石元朴 郭保守 吕元素 吕太古 朱宋卿 许明道 李若济 冯大同 陈大受 陈以文 孟煦 张与年 安世通 易如刚 于道显 司徒师坦 张大淳 夏元鼎 萧应叟 张道源 南毕道 白自然 张志朴 汤志道 吉志通 蒋宗瑛 景元范 刘宗昶 王志心 徐道明 蒋得时 翟志颖 张庆先 邓有功 刘思敬 雷时中 张居祐 张志敬 黄舜申 彭日隆 张与玉 王中立 刘梦鼎 雷思齐 许道杞 王道孟 钱善道 邓牧 张元汉 章居实 陈义高 汪万倾 刘玉 李玉成 俞琰 张可大 王庆升 黄自如 林自然 周无所住 金元范 陈显微 方南翔 张希言 张闻诗 毛允中 张道虚 张与槎 张元英 薛应常 禇伯秀 苏绍成 赵永嘉 张道统 陈伀 王希巢 陈椿荣 唐淳 周真一 洪知常 章元枢 陈大师 董思靖 李简易 陆墅 霍济之 毛日新 金允中 胡湘龙 杨至质 付飞卿 周贵谦 周进元 周善信 陈同寅 马道逸 牧常晁 杨智远 倪守约 余洞真 郭应歧 章元长 洞阳子 周准 黄崇鼎 李锦修 和德瑾 李灵阳 朱洞明 彭太冲 梅希仙 詹益老 王守谦 边洞玄 薛玄同 范道素 李道纯 王当阳 王守正 华阳复 师仁寿 林辕 薛致玄 杜长春 萧抱珍 侯道静 萧道熙 史处厚 严处常 王重阳 陈知命 孙不二 刘德仁 陈师正 谭处端 马钰 黄有道 王颐中 宋明一 *** 桂 玄全子 李大乘 刘真一 卜道坚 苏铉 李冲道 来灵玉 姚玹 任风子 段光普 任守一 曹瑱 雷大通 柳开悟 侯善渊 又玄子 柳志春 高守元 薛玄微 李德方 孙明道 赵抱渊 吕道安 毕知常 乔潜道 郝大通 张信 张信真 崔道演 王处一 辛愿 韩抱真 何守夷 奥郭希道 陶彦明 周全道 温德成 刘处玄 丘处机 鞠志圆 张志谨 孙志觉 何志清 訾守慎 赵悟玄 薛知微 王志达 萧志冲 陈道益 王志祐 蒲察道渊 訾亘 杨明真 李大方 袁从义 张可用 董守志 王志常 通神先生 于通清 杨至道 赵道坚 于善庆 刘通微 赵志渊 尹志平 段志坚 陈德定 田志亨 李志远(真常子) 李志远(圆明子) 朱志希 丁善渊 刘志源 然逸期 刘道宁 李志云 夏志诚 范圆曦 毛养素 王志谨 孙伯英 蔡江月 冯至亨 斡勒守坚 萧辅道 郦希诚 宋德方 於志可 李志方 毛希琮 孟志源 苑至果 乔志高 陈志昂 张志素 秦志安 冯道真 张志真 李志全 李志柔 綦志远 潘德冲 姬志真 张守微 王道清 高道寛 姜善信 奥郭弘道 刘志厚 李志明 王志坦 史志经 田自然 王粹 张志朴 石志坚 张善渊 申志贞 鲁大宥 张本 孙德福 祁志诚 樊志应 李居寿 李善信 朗如山 岳德文 林灵真 马天麟 田元普 郭志空 董志平 李霖 马莅昭 马了道 李妙元 张志渊 刘清渊 陶志颐 何巨川 刘志平 刘志坚(云喦子) 刘志坚(洞真大师) 冯尊师 范常真 房志起 王吉昌 刘志渊 於志道 曹文逸 王志明(于道显徒) 王志明(丘处机徒) 张志玄 禇志通 刘志真 张真一 长筌子 乔正忠 刘正清 陈德福 张悌 黄明佑 宁志平 关德昌 周道全 圆明老人 霍志真 李守正 季志符 寇志静 牛志信 杨守和 李素舟 柴元皋 薛志清 茅从易 朱志明 张崇真 张道温 玄虚子 论志焕 邢道安 禄昭闻 李通玄 李志常 史志道 桂心渊 金志阳 李德和 李道谦 张宗演 张与棣 张与材 李志椿 荣守玉 王志素 杜道坚 林大敷 孙德彧 杜志希 张留孙 张松谷 莫月鼎 张清志 陆颐真 郑德邻 陆应祥 殷震亨 唐乐真 刘公道 刘德邵 王天助 王玄真 孙景真 吴全节 邱洞真子 王志宣 张守正 张志伟 张志信 贾志希 富恕 李志端 缑德宁 王当阳 张得林 刘玄政 张志恒 卫道玄 周德洽 杨聪闻 介志微 刘惟永 苗善时 黄本仁 周庆安 李志田 陈志玄 穆守妙 刘志通 田志明 司志净 孟集虚 马道明 王志道 赵九渊 杨志隐 陈志忠 潘仲华 高志清 何志渊 吴元初 吕志忠 彭志祖 王寿衍 黄元吉 朱思本 金善信 毛惟谦 张嗣房 赵嗣祺 郑进元 把德伸 陈日新 张嗣成 张雨 倪文光 黄居庆 余希圣 吴自福 查居广 彭南起 李明良 陈彦俭 薛元曦 陈致虚 邓颐 车兰谷 王舜民 真息哈剌 夏彦文 赵伯庸 赵仁卿 明素蟾 张毅夫 欧阳玉渊 李天来 潘太初 陶唐佐 徐异 薛廷风 陈可复 张德纯 吴济川 赵宜真 陈通微 刘志深 戎体元 朱象先 黄自明 李庭晰 陈士囦 郑所南 汪思真 李嗣仙 鲁志瑞 王道明 徐志根 叶希真 刘道真 张志仙 汪集虚 刘道明 陈采 程道原 张道灿 杜志寥 黄成仙 张道贵(雷翁) 张道贵(宁真玄妙崇德大师) 杜成寛 赵德祥 刘德川 王德道 田德进 贾成宝 胡德定 王德昌 王德和 刘德闰 张成善 马成善 刘成和 杨德闰 陈德元 赵清琳 田清志 井大渊 祖善义 刘从坚 王善明 杨德荣 焦德润 吉元德 熊贵实 余以诚 牛道淳 韩混成 桂义方 萧全佑 席应珍 张本灵 张友霖 彭通微 范全定 陈子浩 孟宗宝 沈多福 郭务玄 李志立 徐懋昭 章似志 汪可孙 余彦纲 孙景真 王惟一 叶克承 吴以敬 傅应辰 陈自诚 李奕芳 傅处潜 薛季昭 王元亨 蔡志颐 曾唯道 金应兰 张彦纲 何恩荣 孙益谦 毛颖达 章希贤 王与敬 夏文泳 苗道一 王元晖 王志顺 冯道原 夏文潜 许抱元 卫琪 张洞渊 吴与顺 刘致和 黄衟渊 吕虚夷 李宗老 司马德义 孙应元 卢真祐 戴永坚 董处谦 胡如海 李知泰 陈琼山 冯士元 冯清一 张思永 张志德 刘大彬 刘志实 周德方 蔡冲静 陈志新 严居祯 盛居昌 孙居怘 步宗浩 佘德仁 张迪哲 王乐丘 戴道安 兰道元 李道实 李道朴 杜志冲 赵志古 项道远 甘志坚 邓志明 孙志方 牟首祺 景素阳 林文能 何道全 施举 周元真 李素希 李孤云 卢秋云 王道祐 孙履道 赵道祥 彭正忠 萧天祐 王天素 王志道 柯道冲 刘志玄 谢西蟾 张进福 张天祐(明道大师) 张天祐(体常大师) 杨进春 余天静 张进喜 魏天和 李清光 苏进宝 勾天常 蔡进荣 谢进荣 王清宝 党天忠 高进明 李成贵 苏清信 杨进贵 王复初 完颜德明 李士真 徐道玄 周颐真 周兴能 徐道龄 张嗣德 张正言 宋濂 彭致中 陈性定 王道圭 刘道晦 肖善斋 肖得周 梁道从 王德真 焦德润 冯道夷 陶德泰 王德贤 唐显宗 吴志全 张道亨 萧道遇 王道庆 杜德椿 于道融 李德义 张玄德 孙碧云 李崇瑶 王真一 李时茂 殷尚实 张弦弦 张次房 李志明 章舜烈 蔡栖云 高道明 张模 杨中立 彭雷岩 施亮生 黄公望 赵与庆 项子虚 赵友钦 陆道和 徐弘道 刘知演 李允 刘元 袁志安 牛志荣 戴起宗 刘道源 贾志福 李源固 朱德明 丁野鹤 张大光 赵道一 敦冈凤 陈冲素 金月岩 王圭 马丹阳 黄明佑 李国有 赵素 欧阳器虚 杜志椿 邓柟 罗霆震 单道安 管志通 张德隆 曹古松 何斯可 汪道一 张晖斋 黎一泉 张彦辅 林志坚 刘道清 邓仲修 蒋雷谷 王应瑾 张羽士 冷谦 周玄真 丘玄清 蒲善渊 邓羽 仲励 董漌醇 吴升 王道渊 贾道玄 欧阳雯 卢中苓 张三丰 徐世隆 张中
? 清代施道渊 谭守诚 潘九阳 詹太林 朱太倥 余楍 陶宏化 诸嗣郢 马真一 王清正 何太和 杨疯子 郭长彬 王清楚 胡德果 何琦 江士元 方一定 潘一元 黄一静 王一净 潘一善 汪启濩 郑清 周世德 李西月 王家春 黄自然 黄一行 陶素耜 孙道元 刘本恕 冯应魁 梁朝(木先) 刘允诚 薛阳桂 邓东岩 云大辫 郭阳晓 蔡铁耕 马道常 程守宏 詹守椿 翁太宜 李朴 周太朗 金太宸 谢太易 归太咸 徐太焕 孙太岱 叶清彻 袁清举 穆清风 郭来澄 谢清涵 仇兆鳌 邵太震 王霞栖 高惟泰 王建章 孟清晃 方清复 孔云峰 段云阳 戴清源 戴一振 张洪任 张继宗 王来怀 朱本中 何其愚 曾一贯 周大经 潘元珪 俞桐 张锡麟 张遇隆 罗霄远 朱一和 白复礼 樊太复 张清夜 娄近垣 柯阳桂 惠远谟 徐一返 程本焕 王袖虎 郑上乘 李蓬头 阮来宗 杨来逸 钱来玉 鲍来金 贝来恒 施神安 童复魁 沈一柄 李湛然 顾神几 张资理 潘金墀 周阳本 邢功广 郭世贤 傅复兴 江阳清 李宣仁 伊大麓 朱阳元 陈阳复 徐阳盈 刘一明 李复信 柳华阳 潘阳因 庄椿 庄熙 沈宗文 王来真 李赤脚 潘复圆 陈阳德 李阳春 费阳得 王阳泰 张存义 张起隆 张钰 张培源 张合皓 王阳诏 闵一得 陈全莹 传金铨 高成岳 陈阳真 章一鸣 黄承元 曾必先 江本源 高阳桂 戴北庄 徐阳果 顾阳昆 蔡阳善 赖本华 张永坚 张守岭 张适 黄鹤 樊镇 王恒 王彰 韩谦让 吴浩 徐世扬 徐国祥 俞芳 金象 金霖 梁宗琪 刘本铭 陆微 实珍 沈澄 沈鹤怀 沈心畊 王乔年 田绵淮 王至淳 黄法兴 王莲 甄有虚 陈来斡 刘名瑞 张真人 陈颐道 张教智 崔教淳 何理森 赵复珍 张复振 黄清 何合春 易本立 张鹤 杨来旺 黄至纯 陈明远 叶缪 徐本善 票大志 葛月潭 张仁晸 吕永震 佘明志 汤复弼 车本镒 彭复善 钱复澈 卞本学 金本干 查复功 戴本珩 费阳熙 余阳辉 王来因 陈来永 姚来鉴 张园璿 黄裳 张元旭 高仁峒 陈毓文 孙抱禅 王国箓 蒋克志 沈永良 黄攀 黄韬 蔡玉树 席裕康 杨道源 徐教广 蔡崇清 刘嗣授 拓拔诚贞 陈诚德 侯永德 武诚德 陈明崐 李崇钦 余教海 卢合林 张教荣 熊玉林 商明修 吴理翔 李理安 彭椿仙 姚来存 朱宇亮 王理学 阎永和 刘理山 胡合贞 陈梨头 喇万惠 罗教佩 王教化 赵元亮 张源先
? 按年代 ?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关于“杜的词语释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zlan/202507-49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杜的词语释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的词语释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新华字典详细解释杜dù名(...
文章不错《杜的词语释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