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军的简介

网上有关“朔方军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朔方军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朔方军是唐朝活跃在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朔方军最早见于《资治通鉴》的记载:延载元年年(694年)三月初一,武则天“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八将军以讨默啜,未行,虏退而止。”这是朔方军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朔方军中除汉族外,还有不少番兵番将,这是由汉族与少数民族组成的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军部——“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这支军队组建的目的,是防御和讨伐突厥的进犯。朔方军统帅的名称,开始的薛怀义称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属临时出征。后来去掉“行军”二字,称“朔方军大总管”,到张仁愿任朔方道大总管,完成了朔方军由临时出征到镇军,再到常规镇守的正规军的转变。再后来,张说出任“朔方节度大使”,朔方节度使作为朔方军的统帅,唐代先后历任朔方节度使约70位,五代时期朔方节度使约为14位。加上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和朔方军大总管,朔方军统帅总计100多人。朔方军成为唐朝活跃在以灵州为核心的京畿北部和西北部广阔地区的十大节度使之一的强大的常规化国防军。而五代时期朔方军成为几支新崛起的政权争夺的目标和属军。

卫青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如: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他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卫青是汉朝打败匈奴的第一人,龙城之战单就战果而言并不辉煌,但他的战略意义就象平型关战役一样均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此战的胜利扭转了汉朝对匈奴的恐惧心态,坚定了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决心。漠北之战中卫青以开拓性的车守骑攻的新战术击溃匈奴单于主力,而霍去病长途奔袭两千里,杀敌七万余。从战果上讲,霍去病犀利无比,斩获更多。

从军事上来讲,卫青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规模骑兵集团作战思想的创始人,是汉朝对匈战争的奠基人。卫青与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他们两的战术方法都是深入匈奴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的闪电战。卫青为此种战法的开创者。霍去病将之发扬光大。

卫青官拜大司马大将军直到去世,一生七战匈奴,未闻败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兼大姐夫;霍去病则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一生六击匈奴,战无不胜,是卫青的外甥。

卫青和霍去病死后都陪葬茂陵,分别仿象庐山(一说阴山)和祁连山起墓。卫青的陵墓是除李夫人墓外所有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离武帝主陵最近的

关于“朔方军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heshimuye]投稿,不代表庄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shimuye.cn/zlan/202507-6003.html

(12)
heshimuye的头像heshimuye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heshimuye的头像
    heshimuye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庄赫号的签约作者“heshimuye”

  • heshimuye
    heshimuye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朔方军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朔方军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朔方军是唐朝活跃在西北地区...

  • heshimuye
    用户072006 2025年07月20日

    文章不错《朔方军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